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真正的艺术家 需要得到的东西是精神上的富有和人格上的升华

时间:2012-06-14 12:0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我认识谭昌镕,应该是2003年的春节前夕。 记得那些天寒气逼人,几辆大客车穿过开江县城冷清的街道,径直驶进县委大院。先是几位气度不凡的长者从车上走下来,随后就是一群叽叽喳喳的红男绿女鱼贯而出。
  我认识谭昌镕,应该是2003年的春节前夕。
  记得那些天寒气逼人,几辆大客车穿过开江县城冷清的街道,径直驶进县委大院。先是几位气度不凡的长者从车上走下来,随后就是一群叽叽喳喳的红男绿女鱼贯而出。当我看到车上卸下的大大小小道具箱时,才知道是四川省政协、四川省川剧院送文化下乡的慰问演出队伍来了。
  谭昌镕先生就在其中,随行的还有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剧评家严肃,省川剧院院长、《巴山秀才》主演陈智林邀请他们一同来到了这个川东小县城。其时,谭老已经从成都市川剧院退休,作为享受教授待遇的国家一级美术师,他主持着四川中国画研究院的工作,于是人们也叫他谭院长。小县城的官员们发自内心地厚待着这些来自省城的文化人,欢迎辞、红标语都管他们为“艺术家”,丝毫没有吹捧之嫌。老百姓更是欢呼雀跃,大礼堂里的川剧专场演出场场爆满,人们用真情实意的掌声感谢省城下来的艺术家,仿佛提前过年一般。谭老不参加演出,年届七旬的他便在县城宾馆的一间套房里铺开了笔墨,用丹青款待络绎不绝的小城文化人。受领导指派,我有幸全程陪同谭昌镕先生。他挥毫时我研墨,他治印时我端泥,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控制他的作息时间,照顾他的起居。先生不喜欢宴会,我陪他到街边小店吃凉面、啃锅盔;先生不爱好白酒,我陪他剥花生、喝啤酒。几天下来,我聆听谭老的人生感悟,欣赏谭老的激情佳作,体会谭老的独特个性,真的是受益匪浅。
  我不善笔墨但喜好书画,谭昌镕先生的在国画创作上的传统功力、独特个性和艺术风格令我折服。先生健谈,他说他少年起就养成早起作画和不问他事的习惯,不管身居何处,更不问人生得意失意,只要桌上有纸笔墨砚,图画是第一追求。先生属鸡,更爱画鸡,而鸡本是普通家禽,既没有孔雀的绮丽锦屏供人观赏,也没有雄鹰搏击长空的英姿,更没有鸳鸯之多情缠绵,那些平常无华的内容,却能在他的笔下丰富起来,引人入胜。亲眼目睹先生捕捉对象的自然属性,目睹他又从对象的身上找到精神属性,连同自我情感,一并释放。于是他笔下的鸡或其它什么的,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形象,而且是人格化的精灵。我从这些跃然纸上的物象中,读到尊重和共享,并引起心灵上的共振。物象无论大小,无谓好坏,皆有共享的天空,自由和快乐。这位靠自学成才的画家,有着清晰的思维、简洁的语言和淡泊的心境,他说:“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得到的东西是精神上的富有和人格上的升华,当你在冥思苦想中突然获得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的时候,你会惊喜得彻夜难眠,那种满足是不能用金钱和物质来比拟的。”先生眼里那些经霜的红叶,醮露的篱菊,独立的雄鹰,破去的翠竹,矫健的雄鸡,艳丽的孔雀……都在与他不间断地共享着水墨快乐。离开开江的前一天,谭老兴致盎然,一连为我画了好几张作品。有捕食的鸡群,有溜达的鸡仔,有先知春江的水鸭……还送我属狗的小儿两只小狗,题名《相伴》。
  多年没有再与先生谋面,他也不一定记得我这个后生。现在的谭昌镕先生在海内外艺林中佳评如潮,四川的圈内流传一句话:一千年出了个张大千,五百年出了个谭昌镕。我真心希望谭老在共享水墨的同时,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