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凤凰城里凤凰游 人自堤行江自流 在春雨中遥想凤凰的朦胧

时间:2012-06-14 13:3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我曾经买过一套十卷本的沈从文文集,虽然没有时间通读,但他的代表作《柏子》、《虎雏》、《八骏图》、《有学问的人》、《绅士的太太》倒是浏览过一遍,特别是那留给人一次苦笑、一个噩梦,或许是一种勇气同信心的《边城》。

  我曾经买过一套十卷本的沈从文文集,虽然没有时间通读,但他的代表作《柏子》、《虎雏》、《八骏图》、《有学问的人》、《绅士的太太》倒是浏览过一遍,特别是那留给人一次苦笑、一个噩梦,或许是一种勇气同信心的《边城》,我曾认真读过,尽管沈老说“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但我相信,大多文人或者读书人应该读过,好些人甚至忘不了那个“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般的女孩”和那段叫人无限惆怅的故事。

 

  从文先生出生于湖南凤凰,15岁就离开了家乡,可他对故乡的热爱和一往深情却无时不倾注于字里行间,他的作品总是倾向于“向往一种健康的世态,富有人情美和心灵美的人与人的关系,恢复被‘近代义明’所污染、所泯灭了的人性”,时时流露出乡土抒情诗的气氛,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大概正是受他影响,我对湘西、对凤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计划着到风凰住上一阵子,去品味凤凰;清晨,在江边吊角楼下听江上渔歌掠碧水清风。晌午时分,随着熙攘的人流踏着石板路去寻觅十字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的遗迹。行累了,到张桂英银坊或是熊承早蜡染店坐坐,围在火塘前磕瓜子、喝清茶、听艺人谈古城沧桑,傍晚登南方长城,看远山如黛、炊烟袅袅。这是何等的快慰的事啊,更何况还有“沈从文故居”,黄永玉“夺翠楼”、“古椿书屋”内有那么多逸文趣事。邻近还有保存完整的城堡黄丝桥古城,世外桃源拉毫石头寨,三江苗镇,以及永远保存着翠翠记忆的茶峒……关于凤凰,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可惜却一直没有机会能去风凰。
  不久前买得一本《中国古镇图鉴》,翻到湖南卷,映人眼帘的第一个地名便是凤凰。接下来又买了《梦幻旅游"中国卷》,在书的醒目处有两排仅次于书名的大字“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书眉并注明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权威人士的推荐。排在“阳光地带”的首选还是凤凰。我再也按奈不住了,于是冒着三月的细雨我踏上了去凤凰的路。
  从贵州凯里出发,我坐了近6个小时的中巴沿着崎岖颠簸的山路去怀化,由于修路,由于塌方,又由于下雨,我看不清一路的风景,到怀化,已是掌灯时分,好在还有一辆末班车去凤凰,终于在渐渐漆黑的夜我带着疲惫与饥饿闯进了凤凰。

  来不及安顿,匆匆踏进一家饭馆寻食,此时店已冷清,店主和大厨正在过棋瘾。于是叫来学徒给我备餐。此时我才发现,这店也有来头,四壁墙上挂满字画,正中便是黄永玉的大作,画中仅有一个酷似罗汉的现代人,服务生说这是店里的老掌柜。看那形象,下棋的该是店主的公子,实在饿了,也不及打听。回旅店才知那饭馆是黄水玉回风凰常去的地方,据说这里也确有过人的厨艺和美食,可惜,我没有这个口福,但这一夜倒是睡得踏实。
  清晨起来,冒着细雨便在城里城外寻访,一整天下来,该看的大都看了,沈从文故居,沈从文基地,虹桥,跳岩,古长城,田家祠堂,准提庵,熊希龄故居,老街,边城诗社等当地的著名景点都匆匆掠过,而且大都靠步行。如果乘车也极方便,不大的凤凰有出租的士80余辆,起价2元,不出城,永远是起步价。还有电动观光车10余辆,从汽车站前面到虹桥,车费1元。也有人力三轮车点缀着古城的风景。当然绝大多数人仍选择步行,因为凤凰毕竟太小,乘车匆匆,哪还有景可观。
  如果到城外黄永玉的新居“夺翠楼”,也就3元钱。只是此楼四时紧闭只可远观,且门外还有一木牌告示:“私人住宅,谢绝参观”。何苦去操扰?尽管如此,我还是冒着极大的热情打的到门外观望了一番,可惜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据说黄先生是继从文大师后“古城依然绽放的风景”。每次他回乡,凤凰便像过节一样,鞭炮齐鸣。这是一般人难以享受的礼遇。我喜欢读黄永玉先生的文章,诙谐、风趣,又充满智慧,其次是欣赏他的画。曾有朋友约我去北京郊外的“万荷堂”访问,说那里又是一番风景,可我怕狗,且不习惯去生人家作客,故对黄先生一直只保持了仰慕之情,却不奢有结交之心。即便到了凤凰,到了他的旧居门前也未曾有过叩门的念头,大概这遐想也是一种风景。
  为了找寻昔日的记忆,我多次往返于漫长的石板路,久久地徘徊于古老的小街,流连于沱江两岸的吊角楼下;看那些美术学子写生,听戏剧票友练嗓子,欣赏退休老人打腰鼓、玩牌和聊天。尽管四处是一派闲适景象,可我依旧找不到昔日宁静淡泊、朴素清纯的感受,特别是穿过那近百家家庭旅馆。看着那漫天的广告和缺少文化内涵的景点陈设,我竟找不到心目中的凤凰。然而每天仍有一大批一大批的游客从天南地北云集此地。是缅怀从文先生?是思念忧郁的翠翠?是来小镇躲避喧嚣?还是来沱江涤荡心灵?我说不清,也许仅仅是为了好奇。
  总之,在凤凰我难以放飞思绪,即便有多情的春雨时时浇灌,我也难以萌生诗意。好几天我又像食客按图索骥去寻找血粑鸭子、隔年熏腊肉、罐罐菌、姜糖、桐叶粑粑、腌萝卜大块朵颐,去满足物质上的享受,可精神上仍然饥饿,我甚至无法明白我来凤凰是看什么?找什么?为什么身在乐土却有那么多的失落?
  大街小巷的书店、书摊上有好多在其它地方买不到的书,沈从文的书、黄永玉的书、各家写湘西的书,各种介绍凤凰的书,尽管好些画册图片大同小异,但全都在热烈地推荐着文人心中的凤凰,大概只有这些文字和先前拍摄的图片才凝固了凤凰朴素无华的美,才是人们渴望寻求的平和之美。
  此刻,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冲动中我又购回一大叠文人、艺术家笔下的风凰,买这些书是为了向朋友们推荐?还仅仅是一种纪念,我说不清,但我明白,日后恐怕再也不会有激情去凤凰了,因为逐渐现代的凤凰已不再能唤起我对从文先生笔下边城的记忆与眷恋……
  也许这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怀旧,但怀旧都是永远无法替代的情结。
  留下遗憾的,是没有去参观“中国最大的小学——文昌阁”。据说从文先生、永玉先生以及凤凰许多杰出人物都曾在此受过教育,有趣的是这些成为一代大家的名人大多又只有高小文化,这真算是耐人寻味的现象。
  我也只念过小学,所以才后悔没有去沾一点灵光,尽管我今生难成大家,可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些梦想或是奢望。不知这是不是秉性难移?
  窗外又下起密密的春雨,檐下的雨点开始滴落在芭蕉上,无声、轻声、点点滴滴清脆之声,引人神驰。呷一口“碧潭飘雪”,在雨中重温从文先生的故乡,细读那“归去的人们,也间或有骑着家中打筛的雌马,马颈下挂着一串小铜铃叮叮当当跑着的,但这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赖着两只脚在泥浆里翻来翻去。他们总笑嘻嘻的担着箩筐或背一个大竹背笼,满装上青菜、萝卜、牛肺、牛肝、牛肉、盐、豆腐、猪肠子一类东西。手上提的小竹筒不消说是酒与油,有的拿草绳套着小猪小羊的颈项牵起忙跑;有的肩膊上挂了一个毛蓝布绣有白四季花或“福”字“万”字的褡裢,赶着他新买的牛(褡裢内当然已空);有的却是口袋满装着钱,心中满装着欢喜,——这之间各样人都有、我们还有机会可以见到许多令人妨羡、赞美、惊奇,又美丽、又娟媚、又天真的青年老奶(苗小姐)和阿蚜(苗妇人)。”这些文字又唤起我对凤凰的另一种思念,大概这便是心中的凤凰了。
  难怪,雨中看花有几分朦胧,却又添了无限诗意……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