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综合评论 >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需求迫切

时间:2012-06-20 17:0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研讨会上,专家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当前民国时期文献存在底数不清、纸张酸化脆化等诸多问题,保护面临严峻形势”。这体现了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迫切需要。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研讨会上,专家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当前民国时期文献存在底数不清、纸张酸化脆化等诸多问题,保护面临严峻形势”。这体现了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迫切需要。
  民国时期文献是指记录1911年至1949年期间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手稿等,以及非正式出版的日记、传单乃至商业契约和票据等。这些文献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公私藏书机构,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均为收藏大馆,此外还有不少民国文献流散在北美、欧洲等地,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收藏有不少民国文献。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表示,民国时期的文献记载了时代发展的足迹,不仅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非常高的价值,在当前也有重要意义,“比如1948年出版的民国地图上,黄岩岛就被明确标注在中国版图之内,说明黄岩岛就是中国领土。”周和平说,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力度,截至2011年已经修复保护各种民国时期文献13万种。尽管这样,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目前仍然面临严峻形势,主要存在文献底数不清、纸张酸化脆化、部分地区保护条件不足、保护人才缺乏等问题。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邵东方认为,民国时期文献亟须加强保护,应尽快对现存民国文献进行脱酸、微缩,甚至数字化。
  今天的研讨会现场,还展出了大量民国时期的珍贵文献,如《辛亥革命杭州史料辑刊》、大众日报1945年发行的抗战胜利号外等。
  据了解,国家图书馆收藏有民国时期文献超过88万册。为抢救、保护民国时期的珍贵文献,2011年国家图书馆开展了民国时期文献及革命历史文献在国内外收藏、整理、利用情况调研,成立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办公室”并建立工作机制。今年年初,国图所推进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启动实施,并作为“文献典籍保护重点项目”纳入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