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专栏作者 >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时间:2012-06-16 14:0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喜欢陈醉的画,是因为自己常常情不自禁地陶醉于他所描绘的画境。那是一种雅致的美,一种淡淡的忧愁,一种能勾人的别样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是拨动了心弦,却又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暂且称之为别有韵味的感觉。

  喜欢陈醉的画,是因为自己常常情不自禁地陶醉于他所描绘的画境。那是一种雅致的美,一种淡淡的忧愁,一种能勾人的别样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是拨动了心弦,却又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暂且称之为别有韵味的感觉。

  陈醉的画面流露出来的气息,是深具传统而又有现代感的文人气息。这种雅正的气息传承了许多文人画的优良“基因”,同时开前人所未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在他身上,众多看似矛盾的因素却近乎完美的集于一身,造就了大气隽永的裸体人物画。且听笔者娓娓道来陈醉之画,一起感受一下那种别有韵味的美。

  首先,我们先简要谈谈何为文人画。概括地讲,文人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一颗文人式的心灵,第二,文人画特有的语言形式。以宋代的“神逸”之争为标志,文人画吹响了与院体画一争高下的号角。苏轼、米芾对院画进行“祛魅”,祛院画的“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论之魅,并为绘画赋予了心性修养的文人精神价值之“魅”,因此“画什么”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绘画不再因为画中的神仙、帝皇或是孝子而高贵,而开始取决于画画的人以及他的心境和人品。绘画开始走向自律、自觉,由“为人”变为“为己”,而不是像以前受制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束缚。然而,此时的文人画却一直是用院画的笔墨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心绪,虽在精神上超凡脱俗,然而却一直没有发展出适合于心境抒发的形式语言。而元四家则通过实践确立了一套与文人的绘画态度和欣赏趣味相一致的区别于非文人画的绘画形式语汇。祛“高远宏大”、“雄壮刚劲”的院画之魅的同时,也为文人“平淡天真”、“空灵简淡”的画风“赋魅”,以草草逸笔写胸中逸气。从而标志着文人画不仅在观念和价值上拥有了话语权,而且在形式和造型上也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文人画的首要因素是画画之人,具体体现为他的精神、修养与人格。我们先来说说陈醉之人。熟悉陈醉的人都知道,他温文尔雅,颇具文人气质;他学贯中西,才华横溢。陈衡恪先生论文人画四要: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他无一不缺;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他无一不通;叶燮讲“才、胆、识、力”,也都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也正是因为他的深厚学识、过人胆识以及多年的内修,才使得他的画显得那么卓尔不群、与众不同。有人笑称陈醉是“官僚士大夫”,然而为官并不妨碍他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魏晋南北朝时代,战乱频繁、社会混乱,文人纷纷选择远离政治而隐。而到了唐宋,社会较为稳定,文人士大夫又开始选择隐于朝,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陈醉作画是自由的,人在仕途,心中却仍然可以毫无牵绊、物我两忘,似乎确实是比身处朝野之外的那种清静无为更高一层的境界。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