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需要资金、需要经验、需要眼光,只有敏锐捕捉到了好的作品,才可能是保值增值的“硬通货”,这其中的玄机,不仅仅是低买高卖这么简单。艺术品投资很复杂,赝品劣作风险、保存运输风险和审美转变风险都可能导致一次失败的投资…… 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的影响,大量投资者的热钱进入到艺术品投资领域,这中间,既有机构投资大鳄的身影,也有社会自然人和中小主体参与。社会对艺术品投资甚至是投机的高度关注和纷纷进入,使得这个市场充满了机会和风险。律师熊永文告诉记者:“有些艺术品信托的风险很大。一些质押物的真假都值得商榷,作品、古玩的赝品、仿品都影响产品市场价值的主体。另外,有一些根本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藏家在操盘,他们买东西全凭感觉和经验,何时买、买什么、何时卖、如何避险都凭感觉。还有一些年轻的经理人团队根本不懂艺术,他们相信买什么投资标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资金运作,这对作品对艺术家对市场都没有益处。艺术品投资有相当的技术难度,不论是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甄选、作品真伪的鉴定,还是对升值潜力把控和投资风险的规避等,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 大量资本涌入国内艺术市场催生了“天价艺术品”,资本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有观点认为,收藏艺术品的资金背景在近两年内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社会审美的变化,而是社会主流资金流向群体和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艺术品市场已经被集中资金的癖好所替代,而非艺术本身的评判观点。 大量资本涌入国内艺术市场催生了“天价艺术品”,资本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有观点认为,收藏艺术品的资金背景在近两年内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社会审美的变化,而是社会主流资金流向群体和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艺术品市场已经被集中资金的癖好所替代,而非艺术本身的评判观点。 “资本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而不是艺术品本身的审美形成相应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有利于资本的投资及收益保障,但从长期看,也将损害包括资本在内的艺术家和艺术品权利人的利益,这一点,资本在将来也会看到。资本所代表的逐利本色,与艺术家创作和艺术品本身的艺术性互相脱节,且未被纠正,那么这种产品的价格也将无以为继。”王燕说。 “即便是现阶段,艺术市场金融化也对一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王燕告诉记者,“简单说,画廊的生存环境将会越来越困难,因为,现在的机构投资者锁定优质的艺术家和作品后,画廊等一级市场的主体的艺术品来源将越来越困难,逼迫画廊等一级市场主体在艺术品和销售对象上降低层次和寻找新的方向。”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