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省、福州市书法家协会、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主办,海峡书画艺术网等单位协办的“虞孝龙第三回书法作品展”,2012年6月2日至6月6日在福州画院举行。展出第一天,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蒋平畴,福建老艺协常务副会长应稚,以及福建书法界的同仁、人民网、新华网、福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虞老的学生数百人到场观摩。展出的60多件作品,都是虞老近年精品力作,诸体兼备,形式各异,笔歌墨舞,芳香四溢,深得读者的共鸣与赞赏。 虞孝龙1929年出生,安徽合肥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49年在上海参加南下服务团。入闽后,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离休前任文化厅党组纪检组副组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老艺协书委会副会长,福建逸仙艺苑书法篆刻委员会名誉会长,著有《虞孝龙书法集》三册。 受父辈影响,虞自幼爱好书法篆刻。读书期间,先后得到田斗元、王大安(静芝)、潘伯鹰、郭绍虞等老师的教益。楷学赵孟頫,篆学邓石如,魏碑壮骨,二王为宗。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稳如一脉山,动似一江水”,劲健沉稳,流畅灵动的书风。赵玉林先生赞其书:“屈曲盘拏欲破空,细观无字不成龙”,“小篆堪称榕城一家”。蒋平畴先生评虞之篆书“得力于邓石如,而渐向化境,……,疏宕与坚实,空灵与丰厚兼俱”,“行草亦是如此,有乃师潘伯鹰之风”。 虞孝龙不仅是我省一位著名书法家,也是一位积极传承书法艺术的践行者。离休近30年来,他不谈报酬,一心扑在书法传承的事业中,为我省书法的普及与提高尽心尽力,卓有成效。 参与组建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1985年初,他作为省文化厅派出的代表,在老干局的领导下,与连木桪先生一起主持老艺协筹建工作。从草拟章程到组织架构等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三个月后,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在省群众艺术馆举行成立大会。并于当年在福州于山堂隆重举办了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展。 老艺协成立后的第三年,又与福建日报社联合发起,并成功举办了福建省首届老年书法大赛。当时享有盛誉的老书家刘老苍、鲍乐民、姜潮源、萧心涛、郑鸿祥、赵玉柯、杨明远等都参加了比赛。扩大了影响,储了骨干,为我省老艺协的建设和发展迈开了第一步。 为促进老年书法水平的提高,虞配合原省广电局副局长、省电视台台长雷普先生,相约当时活跃在省直文化、教育、艺术和党政军各部门的十名老书法家,组合了“福建榕城十老书法沙龙”。每月一会,每两三年一次联展,虽成员易动,且平均年龄又达82岁,到至今27年,延续不断。成为书坛一棵常青树而传为佳话,得到社会的赞誉与尊重。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策划潘主兰出版第一步作品集不遗余力。虞与朋友许树基先生(时任福建人民出版社旅游编辑部主编)十分敬仰潘老的人品和艺品,并介绍许与潘老相识。 1989年一次两人闲谈中,都认为应该为这位全国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出版一本集子,流传后世。许经过几番折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直至1996年终见成果,一部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启功题签,许树基为责任编辑的《潘主兰诗书画印》正式出版发行全国。这本集子受到书界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2001年,潘主兰与启功同获中国首届兰亭终身成就奖,潘主兰的艺术贡献是必然的,但在某种情况下,也不否认媒介包括出版物等宣传推介所起的一定作用。许树基主编慧眼识珠,为书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潘老给虞孝龙的书信中,多次提到作品集的相关事宜:“出版问题,细节很多,还要从长计划,一切赖你支持,不尽感激”,“出集事项,承大力帮助,至感”,“此事由你负责到底,非常感激,不知道要用什么话来说明”。从信札中我们也能感觉到,虞在其间的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为传承书法事业的精神,也令人赞赏。 此外,在虞孝龙离休后的十八年中,曾先后在省、市老年大学、军区老年大学和省委党校开办书法课。他认真耐心的教学和对学生习作深入浅出的点评,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的学生中,有多人加入了省、市书法家协会,成为我省老年书坛骨干,为普及书法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