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对翟跃飞“链接西藏”行为作品的思考

时间:2012-06-14 14:4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在当代社会中,是一个极其特殊并且公众性极强的符号。 @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在当代社会中是一种极高的效率,并且,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刻缺少的生活方式。 @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我说的距离不是地理上的概念,而是包括心理和情感在内的距离。这是我们所处
  @在当代社会中,是一个极其特殊并且公众性极强的符号。

  @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在当代社会中是一种极高的效率,并且,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刻缺少的生活方式。

  @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我说的距离不是地理上的概念,而是包括心理和情感在内的距离。这是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所具备的优势和特征。甚至,@和它所具有的信息能量,正在改变我们以往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认识历史和重新审视历史的角度和范围,当然,也包含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在网络中是发送信息时不可缺少的符号和使用程序,可以说,它在当今高科技领域中是最据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2006年3月26日,曾在西藏工作与生活过15年的艺术家翟跃飞专程回到西藏,去完成他策划已久的行为艺术作品。29日,艺术家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在日喀则开始实施他的“链接”西藏、“发送”嘛呢的行为作品。30日在夏鲁、江孜进行第二次实施,31日在羊卓雍湖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三次。4月3日在藏北纳木错,之后在拉萨药王山等处也进行了实施。另外,今年深秋时节还将在西藏阿里继续完成这件作品的另外部分。

  翟跃飞在世界屋脊上完成了“链接”西藏、发送“嘛呢”行为艺术作品,他将电子邮件中@这个符号亲手书写,使@漫山遍野,布满高原。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这壮观的景象,但给我以启发和长久思考。

  去过西藏的人都会知道,在西藏,只要有人的地方人,到处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嘛呢石”,满山遍野,随处可见。所谓“嘛呢”,在藏传佛教中是广泛被念诵的六字真言,即“嘛呢呗咪哄”中的“嘛呢”二字。而“嘛呢石”指的是带有佛教文字以及图像石头。正如艺术家所感叹的那样:“散布在西藏原野上、满是佛经佛像的“嘛呢”石刻是我所见到的最能代表人类心愿的一种行为方式,而且是绝无仅有的。它至少包含了信仰者的两个想法:一是刻写上佛教经文、佛像,以向佛或神灵表达自己的崇仰之意,并传扬佛的精神,使其广及于四面八方;二是因为杀生(动物)而请人或自己刻上被杀对象的形象或一段经文或在西藏普遍使用的六字真言,以示自己的忏悔和对亡灵的超度。”

  据说,那些遍布西藏、漫山遍野的“嘛呢石”并不是某人所为,也不是一时一世的产物,它们中,有的有着千年历史,无处不在,只要你在山上看见石头,就有被刻写的可能。那些参与者,都是要表述人最基本的愿望——祈求佛和神灵给予人安宁、吉祥和幸福。

  在这件作品中,翟跃飞的聪明之处就是他的发现和巧妙的转换。使那些被刻写的石头上再写上鲜明的@,当那些@出现在原高原上的时候,带走的是艺术家的虔诚和对西藏人民的美好祝福。我为此激动,这个简单的电子邮件传递符号在这里已经成为“链接”西藏的载体,链接人类心灵信息的载体,具有向神灵传达自己心灵信息的功能。这是一种信仰,通过它,达到一种对自己所景仰和崇拜的神灵表达敬意的方式。无论怎么样,只要这个@在,总会将自己心灵的信息传达给神灵,从而获得神灵的保佑。既然过去藏族人民大多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那么,当代科技和信息社会中的@,一样以同样的方式保佑他们。尤其是在西藏,用@将人与神链接起来,这是最佳的选择之地,历史、文化、地理和宗教信仰等都赋予这片土地以不可代替之优势,因此,翟跃飞将那些刻有“嘛呢”的石头再用@发送给能够救助人类心灵的佛与神灵。这是艺术家的情感和智慧所在,那些“画”和“撒”在“嘛呢石”上的@只是一种瞬间行为,正如突来的暴风雨,会将那些@冲洗得无影无踪。在翟跃飞看来,如同点击鼠标,目的是为了发送。这是他的行为作品的全部意义所在。

  翟跃飞在西藏高原上,在漫山遍野中虔诚地书写着@,每一次书写,如同他在电脑前点击一次鼠标,把“嘛呢石”上刻着的信徒的心灵信息通过@“链接”佛和神灵,并快速发往神灵居住的地方,使那些虔诚信徒的愿望能够如愿。翟跃飞犹如一个使者,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使“嘛呢石”与@合为一体,让更多的人得到佛与神灵给予的保佑和祝福。我再一次被翟跃飞的作品所感动,它如同一部壮阔的史诗,我仿佛看到,那些@在高原的圣殿庙基、山林原野间穿梭、闪射……

  我为此而欣喜、赞叹、激越,流泪。

  我与翟跃飞早在1980年代初期相识,那时他在山西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求学,17岁入学,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入学不久,在全班20余人中脱颖而出,显示出超人的才能和灵敏。讲堂上每每完成作业,总是引来一片赞叹。小小年纪,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充满自信。老师同学私下议论,这小子将来毕业后一定留校。结果适得其反,1983年毕业时,他放弃了在山西工作的种种机会和可能,选择了远在天边的西藏,果断而勇敢地把自己抛到一个陌生而恐惧的世界屋脊上。大有“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感。我从心里佩服他那么小的年龄胸怀大志。时光流逝,他果真在西藏一呆就是15年,从21岁到36岁,人生大好时光献给西藏。在整个1980年代,他活跃在西藏高原,参与’85美术新潮运动,名字与作品被各类史书记载。翟跃飞热爱西藏,西藏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记得到西藏不久,他就以拓片和拍照等方式对“嘛呢石”进行研究,展示了艺术家一种特殊的情绪和对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

  行为艺术在中国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历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其中的每一幕都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艺术家的思考有密切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对行为艺术作品的关注与研究较少,基本没有说话资格,但我始终觉得那些特别极端的作品让我困惑。我不知道那些艺术家究竟为什么而做。有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讲述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有一个人想出名,结果放火烧毁了一座神庙。在法庭上,法官问他为什么要放火烧毁神庙,他说,就是为了出名。法官说,现在你被判处死刑,但没有任何记录。”我想,这个故事不用我再作任何阐述。翟跃飞的这件行为作品,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狠”,但使我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艺术家的学问,也感受到一种宗教与科学之间的逻辑关系,给我以启发和思考。艺术家企盼人们得到神的保护的同时,也将那些千百年来始终在高原上、大山里、森林中与其默默相伴的石刻艺术传遍天下。这是翟跃飞的愿望,也是他作品中另外的意义所在。

  @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嘛呢石”带有原始意味的象征,翟跃飞用他的智慧和情感,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这种原始与现代的结合,这种穿越时空的拥抱,让我从文化的角度再一次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思考,它不仅是将虔诚的信徒的祈祷发送给佛和神灵,重要的是,引发出我们对中西文化的思索。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宗教和当代高科技之间的某种联系,把“@”用白色写到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嘛呢石”上,翟跃飞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宗教和高科技之间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联系。作为当代人,迫使我们每一个人对此从不同的角度去深思、去判断、去认识。

  这是一个长久而深远的话题。

  无疑,这是一件好作品,为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也为中国的行为填补了一个空白。虽然他没有兴师动众,没有大张旗鼓,没有暴风骤雨,也没有铺天盖地。但在千年沉寂的西藏高原上,@可能早已随风而去,也许早已被雨水溶进泥土,但是,艺术家的精神和灵魂,将永远与那些“嘛呢石”融合在一起,企盼神灵永远保佑这片圣土、保佑善良的人们。

  我仿佛看到,在西藏高原上,@布满沉睡千百年的石头,布满经幡,漫山遍野,巍蔚壮观。

  翟跃飞制造了一个神话,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犹一面旗帜,在高原上迎风飘展。

  他一定能得到神灵的保佑!

  2006年5月24日草于太原

  立意

  人类最初对自然万物和自身生命的认识虽然充满神灵感,但相对简单,表现手段也简单、符号化,象征意义十分强烈,史前的洞穴绘画、岩画无一不说明了这一点。随着人类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社会的极度发展,人类对世界对自我的表达手法也跟着多样化、繁复化了。可是科技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种繁复的秩序,操作工具的复杂、形式的烦琐已赶不上科技时代的人们的步伐了。计算机的出现及各种软件的应用使今天的人类进入了一个几乎是幻觉的时代:一个@符号就能消灭一切时空的限制。

  @的来临,对于西方社会来说有它的过程,但是对于今天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而言却很突兀,当然也很享受了。这一点不难解释,西方世界差不多花了四五百年时间才完成的科技革命,我们一觉醒来就已经置身其中了。试想,我们四十年的生涯有二十年是在一个极度禁欲和公共化的气氛下度过的,然后就是眼前这么一个极度自我和开放的时代了。这个时代,一个人似乎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比如在虚拟的时空里喝开胃酒吃大餐,与人或非人不论性别地谈情说爱等等。但是,有一个愿望再虚拟也不好达到,那就是如何让当下饱受物质欲折磨的人在神的庇护下获得精神上的宁静、自由。

  显然,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在这里成了藏族信众与神灵的媒介。在另外的一些场合里,活佛、高僧也可以成为信众与神灵的媒介。

  风雨雷电、活佛高僧,这些风行在传统社会里已经有千百年历史的媒介物在眼下的科技或者说信息时代里又如何呢?他们的功效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都不是我们的话题。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都是人与神之间的一个媒介,只是对于当下社会来说太传统、太烦琐了,需要等待(风雨雷电)、准备(活佛高僧),很费时间、精力。当下的社会前面我已经谈到借助科技的力量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和符号化了。我虽然对信息时代有所不恭,但每一天都在享受它带给我的舒适,比如上网,通过网络截获或发送各种信息。这么做时,必须要过@这一关。@符号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生活最普遍最实用的功能标志,是社会公众性最强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眼下是最神通广大的,只要一敲,一切的界限都消失了,时间的,空间的,生死的,性别的······进一步是不是人与神灵之间的界限也能消失,或者距离也能缩短呢?起码通过它,能将人类的心愿高效、迅速地传递给神灵吧,然后高效、迅速地得到神灵赐予的福音吧。这也是对传统媒介的一个补充,从此后,信众在向神灵传递自己的心愿时,又多了一个媒介、一个链接物,这就是科技时代的产物——@。

  记录方式

  利用影像记录画@符号的场景和过程。

  规模

  多处地点,上万块大小不一的“嘛呢”石。

  行为地点

  拉萨药王山摩崖石刻山下。这里时时都有刻经者,是拉萨的大转经路的必经之地,转经的信徒很多,拍摄效果宗教感强,也契合信徒们传递心灵信息的气氛。

  当雄“嘛呢”石堆。这里地处西藏北部草原,地阔天低,人烟零落,一派牧区景致,“嘛呢”石所蕴涵的人类精神毕现无遗。

  江孜白居寺。白居寺的万佛塔转经路上有大量的“嘛呢”石刻,且以造像居多,白居寺又融多个教派于一寺,在这里实施的环境具有代表性,背景为佛塔和寺庙。

  昌都类乌齐。这里地处西藏东部的半农半牧区,“嘛呢”石虽不成堆但范围广泛,溪边、路旁、塔周围、林间、村落附近都有散布,人文和自然景象丰富。

  丁青或妥坝。这两处选一即可。两处均有巨大的“嘛呢”石堆,十分壮观,能拍到宏大的场面。

  每个场景都随机录制自然声响,如僧众信众的咏经声、风声,以及画@符号的笔触声等等。

  实施材料

  立得粉调和的白色涂料(液体);

  糌粑粉。这种面粉虽是藏族人的主食,但在宗教及民间场合多撒用,以示吉祥。用手撒。

  实施工具:

  盛材料的容器和袋子。袋子由自己手工缝制,分别用不同的材质,如棉布、麻布、皮革等,上面绣有@符号。容器在八廓街购买藏族传统金属罐或带有藏族传统图案的陶罐。均有镜头跟拍。

  画笔从3号油画笔到5号刷子,根据“嘛呢”石的大小酌用。笔袋上也绣有@符号。

  时间

  2006年春夏

  作品效果

  藏文字、宗教造像与现代符号的反差所显示的文化差异;

  白色@符号与石头本身的反差所显示的环境景观、视觉冲击;

  西藏高原大地壮观场景的视觉效果;

  藏文字局部放大的抽象与@符号的反差,凸现当下民族传统与世界科技一体化的冲突;

  俗人、喇嘛游走在画有@符号的嘛呢石之间的相依感;

  不管是立得粉,还是糌粑粉,一场雨过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也如同点鼠标,只是为了发送。

  装置设想

  选择一些完成的画有@符号的“嘛呢”石在现代展览中展示:

  沿用“嘛呢”石的堆放方式;

  采用现代材料制作架子摆放或悬挂;

  展览现场播放行为过程的影像;

  高清晰度巨幅画有@符号的“嘛呢”石堆摄影作品等等。

  作品的延伸

  摇曳在西藏天空上的经幡(风马旗)所起的作用、规模与嘛呢石一样,同样也可在经幡上实施“链接西藏”“发送嘛呢”的艺术行为。此为画家的另一件作品,也可称为经幡版。具体为:用白纸剪出@符号,再稍粘连在经幡上。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四任省书协主席同场挥毫

    葡萄沐雨晶莹透,醋染翰墨万里香。紫林杯书法大展在清徐启动。此次活动作为中国太原(...

  • 肯尼亚可推广“化石旅游”

    距首都内罗毕西北1000公里的图尔卡纳地区蕴含着丰富的古化石资源,极有潜力成为这个东...

  • “神画”《忐忑》藏52幅画

    一个简简单单的佛字,竟有88种不同的写法,文字奇特、奥妙,让人回味无穷。8月8日,这...

  • 艺趣悠然

    杨佴旻用水墨画的材料,吸收水彩、油画的因素,创造出了一种新水墨。这是一种感觉,如...

  • 人民艺术之碑

    2006年11月中旬,我有机会考察比利时安特卫普郊外的米德尔海姆雕塑公园,园中近百座经...

  • 探析女画家余知辛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性艺术在中国当代美术舞台上频频展露出迷人的风姿。随着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