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是性格内向些的原因吧,我喜欢工笔画的宁静、淡白、细腻的风格,特别是那种超尘脱俗的绘画意境,不火不躁,格调清新的静态美,加上随意渲染的作品色调,便形成了我目前所追求的纤秀浓丽并带传统色彩的绘画风格。 由于生活局限,我不可能也不喜欢花太多时间和太大精力去寻找什么独特的内容和重大题材。我喜欢画自己熟悉的人物与平凡的事情,但又不是自然的摹仿和表现他们,而喜欢赋予他们以静谧和美丽。我的作品常常通过某种生活现象来展示我内心理想境界的渲泻,从而寻找一种超越物质与世俗的东西,来唤起我欢愉、纯净、坦诚的心灵,抛弃烦杂的人间风尘以及愁忧哀闷。 我的作品,不追求怪异,不迎合潮流,画我所爱,抒我心声,只求平和近人,雅俗共赏,求真求美。生活本来就是平淡朴素的,绘画就象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汇成一首悠扬的歌谣,如果刻意去追求什么独特的内容和所谓的重大题材,那一定是造作和虚假的。作品《乡妇》、《苗女》、《夫与妻》、《摇篮曲》、《纺线图》、《农女箫声》、《瑶山清泉》是我追求自然美的表露;我想通过作品使观者从那些平凡、常见又充满浓厚生活情趣的村女牧牛、纺织、母与子的感情体会到人情味,让人感到真诚、亲切,温馨的存在。也只有在那种朴素之美、民俗之美的乡村,才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使我感到一种和谐与宁静美在心中浸润。 为了表现这种宁静、和谐之美,我采用仿古纸作底,传统石青石绿作铺垫,制造一种怀旧情绪,对情、意、气、灵等阳柔笔趣与写实而又夸张的人物造型进行技巧性的探索,使人物形象有些亦真亦幻之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拓宽了传统绘画的表现能力,在中国古典绘画的意境与现代生活的表达和结合上作了一些尝试,不管这种尝试是否成功,这也许是我对艺术追求的独立表白,也是在现代的艺术园林之中,努力开垦一方属于自己的乐土。 严峻复杂的社会压力往往会造成当今人们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倦,只有回到家中,静静、地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呼唤,默默地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描绘朴素善良的山区人民,才使我的心灵得到安宁,才会感觉到人世间的美好与快愉。我清醒的知道,尽管艺术的生命是这样的强大,但在我们现在目之所及的空间里,震撼心灵深处之美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我想通过山区村民的一点点挚朴,用绘画表现出来,让观者能有些回味,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美的愉悦,纵然这愉悦仅仅是精神上的。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