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守望与回归——读画家王华的胡同系列

时间:2012-06-16 09:3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归宿,人对于家总有种特殊的情感需要表达。在我们小的时候,这个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在我们立业以后,这个家是让自己已经变得飘零的心重新回归的呼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归宿,人对于家总有种特殊的情感需要表达。在我们小的时候,这个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在我们立业以后,这个家是让自己已经变得飘零的心重新回归的呼唤。这就好像一个在海外漂泊了一辈子的老人,他最终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到自己从前的老屋。很多人都觉得,我们中国人是非常恋家的,但我觉得,家的情结不只是中国人独有,同时这是全人类所共有的特性,换句话说,就是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文明属性。家的情结催生了人类爱的萌芽。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缘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家情结,也就诞生了不同的地缘文化,北京文化便是这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文化情结。
  提到北京城,很多人会在脑海中浮现一个灰砖青瓦的四合院,那可能是满清时代王族贵胄的私宅,也可能是梨园名伶的聚会票房,也可能是文人骚客驻锡过的居所;更多的会是普通百姓那饱含苦乐的家,也会是很多孩子记忆中的乐园;那即是邓友梅笔下那五卖掉的宅子,也是老舍先生的小羊圈。其实,关于地缘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是我们对于家的情感流露,都是儿时记忆的再重复,在这种反复的重复中,唤起的便是更加文明的精神。北京的文化情感大约经历了满清、民国、解放初、文革、改革开放几个时代,各种不同的文化交织在这座城市中,最终构成人们复杂的情感形象。看到王华先生的胡同系列,仿佛使我回到了孩提时代。那时,我会爬到枣树上摘枣吃;也会跟着全胡同的孩子疯跑着玩,还会用竹竿挑个破布头站在房顶上招鸽子。几回回的梦里,我总会回到小时候住过的那条胡同,那条叫做“北极阁三条”的胡同。
  但王华先生的作品带给我的不只是回忆,他同时还把对于记忆的思考带给了观者。就如他的一幅作品《大约在冬季》来说,还是那个记忆中的灰砖小院,北京冬天依旧是漫天的大雪,而所不同的是在那个熟悉的小院的院墙上写着大大的白字——“拆”。记忆总会带给人美好,而审视回忆的结果却是要告别回忆,在一曲《大约在冬季》的乐曲中,那个熟悉的小院即将真的变成回忆。在美丽的回忆之后,随之而来的竟是一股干涩的痛、一种无奈的悲。忽然从心底涌出一种“被倾巢”的悲凉。
  从美学的塑造上看,王华先生的这一笔很具有史诗般的意味。这种感觉,我们可以从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圣伤”中找到。悲伤的圣母怀抱着已经死去的耶稣,表达了一种回归,而这种回归却是以死亡的巨大悲痛做代价的。回忆儿时总是美好的,回到现实总会是残酷的,这本身就是痛苦美学价值。很多人都在说,艺术家的笔下是真实情感的表达。我很赞同这句话,并觉得好的艺术家需要用他所熟悉的物像唤起人们的共同情感,这方面艺术家大都会采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性语言来描绘。如提到北京,灰砖青瓦四合院、院子里的树、鸟笼子、邻居家晾的衣服都是北京的城市符号。在王华先生笔下的胡同,是我所熟悉的,我甚至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这主要是艺术家用象征符号唤起了观者的情感共鸣。
  中国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文化古国,提到文化人们自然而然的会从心底里升起敬慕之心。我把这种敬慕理解为一种对文化的守望,而守望之后很多人依旧选择了继续守望,直到文化厚重到目前的文化无法承载历史的时候才会回过头去,并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我把后者理解成是回归。所以人只有在外面跑累了,才会想起回家休息。
  再一次看过王华的作品之后,我打开窗户,看着脚下三环路上的如水车流,心想:这座城市正是在反复的回归于守望中建立起来的。
 
                             晓石于过云轩书屋
                              2010年3月21日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