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综合评论 >

以形写神紫气东来--天津著名画家赵同相水墨读释

时间:2014-08-12 10:40来源:中国网-中国视窗 作者:中国网-中国视窗 点击:
他用了几年的时间,经过数十次野外写生完成巨作110米百虎图,被多家电视台、报纸给予报道,著名山水画家98岁高龄的夏明远老先生特意为其百虎图作诗伏虎深山中,艰险只等闲;吟风随意事,听瀑乐陶然。;他出版画集时,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为其书写书名;他2008

他用了几年的时间,经过数十次野外写生完成巨作1×10米百虎图,被多家电视台、报纸给予报道,著名山水画家98岁高龄的夏明远老先生特意为其百虎图作诗“伏虎深山中,艰险只等闲;吟风随意事,听瀑乐陶然。”;他出版画集时,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为其书写书名;他2008年创作的《夕阳如血润生灵》获天津市第二届花鸟画作品大展优秀奖;2009年9月,他创作的系列画《朝雾醉染七里海》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天津展览,同年10月,在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书画艺术成果展》,在上万幅画作只留60幅的遴选中,他《生命交响曲》入展、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书画艺术成果展作品集》;他擅画老虎,一幅小小的虎画便能惊四座震八方,《夕阳信步》70×138cm,由北京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45000元成交,2×4尺《虎啸图》由九鼎艺术字画拍卖行拍卖,以46000元的价格出售;他收集各个时期张大千的画册传记等书籍,在他家里,可以看到各种版本的国内外张大千书籍,有的甚至是绝本;他曾在2003年获得职工艺术家十五立功个人奖章;他向老师赠墨,为动物园老虎义卖,为汶川震区捐款,为下岗企业职工义卖,辅导残疾人常娟作画,使常娟能够自食其力,靠画画来养家糊口;2001年他在人民大会堂为全国贫困大学生义卖,他的业绩和慈善行为多次被电视台、报刊杂志报道,人们称他为慈善画家……

他就是功成名就、硕果累累的天津著名实力派画家赵同相先生。

著名虎画家赵同相

赵同相虎画作品

赵同相家住天津河北区一栋旧式建筑里,他的画室不大,却摆设异常典雅,书香气息特别浓,墙上高高地挂一块横匾,上面写着3个气势恢弘、风骨遒劲阳文金色大字:“笃信轩”。上款是“同相仁弟属”,落款是“虎翁慕倩题”。看到这幅横匾,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享誉全国的著名画虎大家慕凌飞和赵同相多年的至深的笃厚感情。一个年近80岁的老画家称不满40岁的弟子为“仁弟”,除了老画家谦虚的人格外,更多的恐怕还是老画家对弟子寄托一种殷切的希望!在“笃信轩”里,还有2幅书法都是慕凌飞的笔墨,一幅是“虎啸”,另一幅是“奋飞”,落款是:虎翁慕凌飞八十高龄时所书。希望、褒奖、勉励的题词,让赵同相爱不释手,每每看到恩师的题款,他便信心倍增,暗暗下决心绝不辜负恩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赵同相虎画作品

无数个平平淡淡的日子,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岁月的长河无声地向前流淌着,带走了青春和梦幻,留下了现实。已经54岁的赵同相似乎又回到了26年前的1984年,他随单位慰问老干部,来到著名画家慕凌飞家,看到慕老画的虎活灵活现,赵同相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是一个勤学好问事业心特别强的年轻人,趁机把自己的画作拿出来让慕老指教。慕凌飞对眼前这个身材瘦俏非常儒雅的年轻人很感兴趣,他边看赵同相的画稿边自言自语地说:“不错,不错!你这画儿,有的比我有些徒弟画得还好!你学过画吧?”

赵同相点点头。他自幼爱好美术,加上心灵手巧,慧根聪敏,早年曾在天津东方艺术学院进修4年绘画,得到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庶丰等名师的指导,主攻工笔花鸟和鸟兽。张庶丰是天津工艺美院国画系主任,画迹卓著,师从天津著名画家穆仲芹先生,并得到天津老一辈画家孙其峰、萧朗等名师的指导,在花鸟画上造诣很深,他的系列花鸟画作品享誉当代画坛。在张庶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赵同相用宋人勾勒之法绘制花卉,集天下之大成,使得他的工笔画法日臻成熟,自成一家,为自己的绘画打下牢固的基础。

慕凌飞对赵同相的绘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就盛情邀请赵同相来他家做客。2天后,赵同相带着精心收藏的几本张大千画册和一些古旧画谱去慕凌飞家登门拜访,慕凌飞仔细翻看,赞不绝口:“你的画册比我保存的还多,还好,这画册实在是太有收藏价值了!”二人越谈越投机,似乎忘记了长幼辈序,没了年龄的界限。临走时,慕凌飞对赵同相说:“同相,你既然这么喜欢我的老虎,就做我的徒弟吧!”随后,慕老将自己的虎样送给了赵同相,让他先画50张工笔虎。此后,赵同相便与慕凌飞结下不解之缘,在慕凌飞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始画虎,成为慕凌飞大风堂之门里的一员干将。

慕凌飞是“张氏二雄”,国画大师张善孖、张大千再传弟子。他名倩,字凌飞,以字行,别署虎翁,斋名云起楼。1913年5月生于山东黄县,早年毕业于上海民治学校。16岁时在上海拜张善孖、张大千为师,为大风堂入室弟子,居师府4年,得亲授,饱览大风堂藏品,临习历代名家真迹。曾随两师到黄山、雁荡等地。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笔墨细腻清润,讲究法度,追求意境。山水以金碧、泼墨泼彩见长,尤擅画虎,所作形神兼备,气势动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诗书画学院顾问,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2年完成力作《百虎图》(长卷)称誉画坛,中央电视台曾以“慕凌飞的绘画艺术”为题,介绍其艺术业迹。1987年应邀为全国政协大会堂制作丈二巨幅《雄风盖世图》。1989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办“慕凌飞书画展”。

成为慕凌飞的再传弟子,对赵同相来说,是他绘画生涯的一个飞跃。虎,百兽之王,斑斓的色彩,优美的形体,华丽的斑纹与毛色,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描绘的对象。中国乃至世界画虎者众,要想画好虎,的的确确难上加难。赵同相日思夜想,绞尽脑汁,费尽心思,除了临摹慕凌飞、张善孖、张大千的虎以外,还临摹研习中国历代画虎大师的名作,并在古彩陶、青铜器、秦汉画砖、敦煌壁画、佛教文化和民族建筑装饰中,寻找画虎的技巧和方法。

赵同相虎画作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赵同相深知,临摹画虽然是画家的必修课之一,但是要画好东北老虎,必须要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观察。过去,为画虎,太老师张大千、张善孖家中养虎,可以对老虎一览无余,但是,赵同相却没有如此优厚的客观条件,他只好去动物园和马戏团看老虎。一次,一个马戏团来北宁公园表演,赵同相得知这一消息,立刻来马戏团看老虎,并软磨硬泡说服驯兽员,抱起小老虎,哪曾想小老虎刚刚被赵同相扛在肩上,立刻学着大老虎的样子吼叫起来,还把赵同相的衣服撕了几个大口子,幸亏没有伤及赵同相的皮肉,却把驯兽员吓出了一身冷汗,然而赵同相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写生。

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点儿精气神,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忙于应酬,是成不了大事的。所以说,保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的必须条件。赵同相爱虎、痴虎、画虎,日积月累了几千幅虎的画稿,然而一张张翻看后,他这才发现,他所画的老虎像是像,但是却缺少王中王的虎威和灵性。以前,他到动物园写生,画的都是驯化好的老虎,人饲养的老虎哪有野生老虎的威猛?关键问题找到了,赵同相就买来大量有关中外介绍虎的光盘和故事书籍,从中观察虎在深山老林中跑行坐卧捕食的各种动态和规律。有虎的地方就有山水,为了更好地将虎与大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磊落大方,赵同相访遍太行山、泰山、雁荡山、黄山、千山、盘山、雾灵山、九龙山、九顶山等地,画了不少奇松怪石,山泉瀑布,并将这些景色作为虎的陪衬,使虎有了威猛之气。加上他相谙熟传统,师法自然,笔墨技巧纯熟,使得他笔下的虎粗简浑拙,栩栩如生,一展雄风。

赵同相虎画作品

人生如棋,局局新,落棋不悔,岁月悠悠日子在忙碌中悄悄滑过,不管是平淡,还是昂扬;不管是忙碌,还是清闲,赵同相精神上的追求没有止尽。他细心体味、揣摩虎,研究虎,加上恩师慕凌飞手把手的滴滴点点的悉心指导,以及博采众长,逐渐掌握了画虎技法和诀窍,使他画出的虎,点、线、面及毛发、眼神、虎须和慕凌飞的虎一模一样,可以以假乱真。一次,赵同相将《虎啸震山林》的仿作与慕凌飞的作品放在一起,请一些画家们辨认,大家猜了半天,也没有分辨出真假,慕老感慨万端地说:“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相日后必成大器!”

真心沉釜底,化作水和冰,慕老的眼光的确独到。时间把赵同相摆渡到1995年和2000年,他创作的作品《一世之雄》与《王者之风》参加日本书芸院56回和61回国际文化交流大赛获得金奖,并结集出版画册。而后在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上,赵同相一幅题为《凝眸》的工笔画让人感到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一只斑斓猛虎在落日的余晖中虎视眈眈地凝视远方,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希冀,背景是崇山叠嶂,凛冽的寒风肆虐,山河在微微发抖,光秃秃的枝桠苍劲有力,划过苍穹的雁影,秋叶落英纷纷,夕阳闭合着悠悠岁月,潜伏的危险在落日前涌动着,整个画面波俏灵动,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赵同相画风古朴严肃典雅,画虎突破了传统程式化的俗套,赋予虎以文人之神韵,创造了自己绘画艺术的符号,不媚俗,不附庸,绘画载道,道法万物,事物规理,理从道出,型由法变,以法为归,以技为矩,以度为衡,章法迤逦,至真、至善、至美。体现了作者深厚凝重的艺术意境。

赵同相工笔花鸟画作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赵同相不仅画虎出了名,近几年来在花鸟画上也有重大的突破。他的花鸟画既全面继承了中国画艺术传统,又深谙古典哲学思想、现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精神,熟练地掌握了笔墨技巧,具备诗文书法的读写能力以及中外文化与艺术的广泛修养。他喜欢远游,到深山老林去感受大自然的古朴灵动,飘萍无踪的生活,使他广见多识,归而躬耕砚田,潜心治艺,挖掘艺术意境永不止境。3年前,赵同相去天津宁河县七里海体验生活,看到牡蛎滩。七里海的牡蛎滩,国内绝无仅有,世界也及其罕见,规模之壮观,密集程度之高,序列之清晰,保存之完整,令中外专家震惊。七里海的贝壳堤是世界著名贝壳堤之一,天津贝壳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津海岸线象征,牡蛎已经不复存在,经过千万年沧海变桑田的变化,留下的只是它的化石。七里海,富有诗情画意的地名,旖旎的风光,苍茫博大芦荡、雄浑野逸的海平面,波光粼粼的海水,让赵同相流连忘返,而消失的牡蛎让人类倍感惋惜,也触发了赵同相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他以七里海为主题,连续创作了4幅画,都获得了大奖。如作品《生命交响曲》反映生命的生生不息。壮观的牡蛎堤,两只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优美的疣鼻天鹅,逝去的生命迎来了新的生命;境象,清色灿然,诗意盎然,不绝如春蚕吐丝。七里海再次见到优美的疣鼻天鹅!此作品除却矫揉造作,摒弃甜俗恶媚,透过“象”之表,反映出画家多年用心的笔墨积攒和趋向高远、超逸卓群的画品。

(本文作者:王富杰  国家一级作家)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