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综合评论 >

夏商周爵用平议之饮酒论

时间:2014-04-18 10:50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知冬 点击:
资料图:青铜爵 作为造型精美的青铜礼器,铜爵承载着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而其独特的造型也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其具体功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铜爵用途的说法主要有饮酒说、滤酒说、温酒说、鬯酒说、敬神说等。 而定爵为饮酒器,是自宋代金石学

  资料图:青铜爵

  作为造型精美的青铜礼器,铜爵承载着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而其独特的造型也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其具体功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铜爵用途的说法主要有“饮酒说”、“滤酒说”、“温酒说”、“鬯酒说”、“敬神说”等。

  而定爵为饮酒器,是自宋代金石学家为其定名以来的传统观点。此观点以东周古文献如《左传》、《仪礼》、《周礼·考工记·梓人》等中的相关记载为证,认为爵为饮酒器。而今,饮酒一说已为部分学者所质疑。本文也以为,单纯地定爵为饮酒器的观点仅仅是从其实用性上进行的讨论,而忽视了其不同历史时期可能存在的不同情况。从青铜爵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本文认为铜爵虽然具有饮酒的功能,但并非将这一功能贯穿始终或并非仅具有饮酒这一种单一的功能。理由如下:

  1、在与爵相组合的青铜容器中,将同一组合中的青铜容器做比较,以铜爵的容量最小。显然,容量小者为饮器,容量大者为盛储器、温煮器、斟酌器才合于情理。但是,从不同发展阶段的铜爵来看,如二里头时期的铜爵,尚无或很少有与之组合的青铜容器,那么这种情况则需另当别论了。

  2、从爵自身的形制上看,早期的铜爵,爵流较狭长,流折处夹角较小、流床较平,不利于酒浆从爵腹沿流床顺流而下,如此可以推测爵腹中的酒不会完全被饮者喝下,而总要残留一部分在腹内。倘若饮酒时加大爵体的倾斜度,则会有部分酒液从爵的口沿处散落,这既会造成酒浆的浪费,又不太符合礼制社会的礼仪要求。可见早期铜爵的形制,并不适合作为日常实用饮器。

  3、从腹部有烟炱的爵来看,认为爵为单纯的实用饮酒器也似不妥。腹底有烟炱者多为二里头期和二里岗期的铜爵,如偃师二里头八区T22③:6爵[1]、郑州白家庄M2出土的8号爵[2]、郑州铭功路M4:1爵[3]等腹底皆有火烧的痕迹,这显然是用于加热的缘故。如果爵为日常饮酒器,那么为避免烫伤,加热之后的爵势必要等到冷却方能就饮,这样对饮者来说实有不便,于理也很难解释通。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