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综合评论 >

翰林匾额博物的秘密等待着你去揭开

时间:2012-06-26 17:1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万众瞩目的高考已经结束。对于许多考生来说,都期待着“金榜题名”的这一刻。自古以来,金榜题名时,就与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并称为“人生四大喜事”,而从一块块从古代保留下的匾额中,我们可以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有所了解。
  万众瞩目的高考已经结束。对于许多考生来说,都期待着“金榜题名”的这一刻。自古以来,金榜题名时,就与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并称为“人生四大喜事”,而从一块块从古代保留下的匾额中,我们可以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有所了解。
  方寸天地大有讲究
  在上海的古镇——朱家角,有一座翰林匾额博物馆(微博),而这两天正在举行“金榜题名”——明清状元匾额特展。“此次,我们从馆藏的50多位状元题写的匾额原件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12位状元及其家族成员题写的匾额14块,组成《金榜题名》明清状元匾额特展”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馆长洪涛说,“乾嘉名臣戴衢亨在清乾隆年间状元及第,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其父、其叔、其弟均出身翰林,其叔曾为相。当时,被誉为西江四戴,一门四翰林,叔侄两宰相轰动朝野,在此次的展览中,戴衢亨的《操婫松坚》和他大学士叔父戴均元《极婺联辉》中,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中国建筑点睛之笔
  “匾额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点睛之笔,它集书法、文史、雕刻于一身,几千年来形成一定的惯制和表现形式而盛行。”洪馆长表示:“遗憾的是,由于后人对古建筑疏于保护,原来依托上面的匾额,在建筑倒塌后即失去了载体;加之历朝历代各种运动的折腾,许多承载昔日荣耀的匾额,命运惨不忍睹。”
  洪馆长表示,在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的收藏系列中,主要分文人名人匾、官宦匾、家族堂号匾、民国要员匾。年代最早的是宋咸淳二年(1266年)的“国子学谕”匾,明代匾额16方,清代状元匾30方,占了清代状元总数的26%,宰相匾56方之多,占了清代宰相的49%。虽然相比收藏市场鱼目混珠,匾额却鲜有造假。洪涛表示,“一是因为它没有明确的市场行情,卖不出什么价钱,而且很少有人收藏它;二是即便要造假,老木头寻找起来也很麻烦;三是匾额一般都有上下款,蕴涵完整的历史事件,捏造实属不易。此外还需足够大的存藏空间来支撑。”
  坚持公益期待合作
  洪馆长从收藏第一款匾额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了。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北京等全国各地16个省市搜集匾额达1300多方,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品相之好,实属罕见。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004年12月,复旦大学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匾额文化》研究室建立;2006年6月,经上海文管会批准,全国首家私人匾额博物馆挂牌;2007年,《匾额习俗》成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秋,上海东方大讲堂邀请他主讲《匾额历史与功能》。
  平时洪涛将积蓄全部用于匾额的收集,如遇到品相好、文史价值高的匾,即使多花一点钱也在所不惜。有一方蒋介石所题的“学士”匾,就是经他“抽丝剥茧”发现的。2005年,洪涛闻讯来到宁波一处老宅,根据判断后接连剥去“厨房门板”上的几层旧报纸,当揭到第5层,一张1952年泛黄的旧报底下,赫然出现立匾者的名字。此匾是1933年当时兼任“中央政治大学”校长的蒋介石,为名叫刘炳中的优等毕业生所立。据洪涛分析,解放后刘家后人也许担忧这块匾惹祸,于是把它改锯成有户枢的构件用于厨房门,并反复糊上报纸掩人耳目。
  目前,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对于洪涛来说,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目前仅能展出一百多件,加上还有繁杂的研究工作,继续增加新的收藏,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洪涛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社会机构,能够利用现在的这些匾额开展文化传播工作,使得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更好地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