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综合评论 >

对话陈子,2012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

时间:2012-06-25 15:3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为什么要起“三矾九染”这个名字,我个人理解,是在表明一个我们和传统的渊源。 “三矾九染”是传统工笔画里的一个制作过程,光一个过程就这么复杂。当代工笔画,完全从这种传统中走来,但表达的东西,可能大家都看得到,已经不是传统工笔画的那种方式,
  今年4月20日,“三矾九染——2012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举办。这次展览选取了十六位具有代表性的“新工笔”艺术家,旨在从繁琐的中国工笔画“三矾九染”古老传统中一窥当代观念的穿越。
  在2005年前后,“新工笔”力量逐渐汇聚,由此蔓延成一种柔和却可观的力量。本次参展艺术家虽来自不同的地域,年龄尚有参差,艺术理想也不完全一致,但他们皆为这种传统技艺的传承者。那么这些艺术家带着怎样的艺术背景进入“新工笔”创作?他们如何定义自己的文化身份?他们如何看待当下“新工笔”绘画的价值?带着诸多问题,我们采访参展艺术家之一陈子。
  为什么要起“三矾九染”这个名字,我个人理解,是在表明一个我们和传统的渊源。 “三矾九染”是传统工笔画里的一个制作过程,光一个过程就这么复杂。当代工笔画,完全从这种传统中走来,但表达的东西,可能大家都看得到,已经不是传统工笔画的那种方式,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态度。陈子说。
  传统工笔画提供给我们的可能性非常大,工笔画比写意好象更有东西可挖。光渲染、勾线,都可以把它们解构开来再利用,包括纸和绢本,都也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我觉得材料也好,方法也好,都给我们留有很大的余地。由于这个的缘故,当下工笔有一种回归的姿态,所以得到人们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在每个艺术家想要说什么的问题上,我觉得差异正好是一种多元的呈现,任何东西,多元了以后,就显得丰富。就像刚才杭春晓老师说的那样,变成一种打开,只要打开就能吸收和感受更多东西。我觉得年轻人比如说80后,负担更小,我想说爱,就可以直接表达我爱你,不像60年代的人,在表述方式上面,还有一些过去的痕迹,比如说,我们喜欢谁,暗恋情况更多,直接表述可能有负担或者害怕拒绝。
  我一直以来,就对女性题材感兴趣,可能因为自己本身也是女性,容易对周边世界的认知从自身感受出发,更直接地抒发自己,所以我选择用女性形象来表述。为什么用一些比较小的小女孩,可能因为我女儿,一路过来的时候,我对她成长的一种担忧,包括她在经历青春期的时候,我已经快到更年期,这两个“期”之间的一些内心感受,都有种蒙蒙胧胧说不清楚的感觉。青春期对未来的既有不安、恐惧,又有憧憬、希望,可能正面的东西比恐惧不安多,但是更年期的女人,同样是在经历一个生理周期,对未来的不安、恐惧比希望要大得多,这两个阶段,我用一个女孩子的形象表达我内心一种的变化。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