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代名家】—— 杨小强

时间:2023-04-19 14:45来源:未知 作者:卓艺梵程 点击:
杨小强 1958年出生,汉族。系晚清著名藏书家、地舆学家、书法理论家、书法家杨守敬玄孙。高级美术师,湖北美术学院毕业。现为国家民族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西藏自治区书法艺术培训中心教授、北京恒阳丹青画院院长、

杨小强 1958年出生,汉族。系晚清著名藏书家、地舆学家、书法理论家、书法家杨守敬玄孙。高级美术师,湖北美术学院

毕业。现为国家民族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西藏自治区书法艺术培训中心教

授、北京恒阳丹青画院院长、海南弘仁画馆馆长、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写生会专家级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

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协会员、宜昌杨守敬书法院副院长。

1982年以来,陆续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美术、书法作品300余件,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8篇,其中获国家级优秀论文

奖3篇,诗词联语50余件。

绘画方面:

1986年3幅油画作品入展省美展并获佳评。

1987年5幅宣传画入展省宣传画展,其中《林海情》获二等奖。

1988年国画《寒梅图》获“牡丹杯”国际书画大赛二等奖。

1990年国画《晓露》获90’国际青年书画大赛二等奖。

国画《雨趣》获“天马腾飞”国际书画大赛银奖。

1993年国画《荷塘雨趣》获国际交流荣誉奖;

被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学会授予“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

国画《秋荷》入展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中国美协)。

1997年国画《清江叠岫图》入展97’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1998年国画《雾锁秋江》入展中国山水画展(中国美协)。

1999年国画《清江晨曲》入展中国当代山水画展(中国美协);

国画《秋露》收入《世界美术集》。

2000年国画《山居图》入展中国书画艺术大展(中国美协)。

2001年国画《春山幽云》入展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02年国画《晨光》入展“纪念延座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并获优秀奖。

2003年国画《秋色》入展湖北省小幅国画作品展。

2009年《家山记忆》入展湖北省画院优秀作品展。

2010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小强画集》。

2011年、2015年两次获“彭秋谭文艺奖”大奖。

2012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小强山水辑》;

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残联授予“文化之星”称号。

2013年宜昌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文化之星”称号。

2014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山水画经典-杨小强卷》。

2016年拍摄60集花鸟画教学视频。

2017年先后在宜昌、民族文化宫(北京)、深圳、上海、重庆成功举办2017杨小强中国画全国巡展。

2018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大画家——杨小强》画集。

书法方面:

1987年题《宜昌日报》刊名。

1988年获“戎艺杯”“颖河杯”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

1989年获全国书法精英大赛一等奖。

1990年获“天龙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1995年获“纪念全国总工会成立七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1998年入展全国第四届书坛新人展。

1999年入展全国第八届“群星奖”;

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2000年创作《古今诗词吟长阳》(50m×1m)巨型书法碑刻长廊和《武落钟离山赋》书法碑廊。

2001年获湖北省走向21世纪书画艺术大展银奖。

2002年获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爱我中华”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湖北省第七届“楚天群星奖”银奖。

2005年入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

2007年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楚天群星奖铜奖、湖北省中年书法家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2015至今先后为央视《文艺的灯塔》《护航湄公河》《民国大律师》等近六十多部大型纪录片题写片名。

书画业绩在新华社、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艺术报》《当代电视》《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美术报》《书法

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宜昌文化》、宜昌电视台以及中国政协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残族网、新浪、网易

、搜狐、凤凰、雅昌等近百家新媒体均有专题报道。

1997年中央电视台、国务院新闻中心拍摄的十分钟专题片在欧洲卫视、美国熊猫电视台、彩虹电视台等十几家海外媒体

及CCTV播出。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杨小强及其书画艺术

周德聪

长阳,清江岸边的长阳,这片神奇的故土,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永久留存——这不仅因了人类历史上

生存活动的“长阳人”,还因了清江上的水电工程隔河岩电站,更因了反映长阳文化的“土里巴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质朴

的话语道出了深刻的哲理。

生于斯长于斯的杨小强,更是清江长阳哺育出的书画艺术家,美丽的清江使他萌发绘画的愿望,悠久的文化令他产生书法

的向往,于是在他的生活中,书与画便成了朝夕相伴的至爱。

历史上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但那是在远古,而到后来,则各自有了自己的追求,画的绚烂与写实,书的黑白与抽象,成为

它们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征。杨小强悠游在书与画之间,也即是徜徉于色彩艳丽的自然世界与黑白两极的线条世

界里,去体验人生的快乐与痛楚。

他热爱长阳的山山水水,对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在他长达数十年的写生实践中,留下了众

多难以磨灭的痕迹。在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去取与提炼、置陈布势、敷色渲染,他形成了具有清江风格

与特色的山水风景,无论是《林海情》《清江叠岫图》《雾锁秋江》,还是《山居图》《春山幽云》《清江晨曲》,个中

流淌的都是一个艺术家对家乡挚爱的殷殷情愫。他的画笔下所表现的,正是养育他的一方水土。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其以高度的抽象形象,使得它在表达哲理上比绘画更高一级,因为它至繁至简的抽象线

条不仅具有音乐的和谐,而且具有图画的灿烂。正是这个意义,千百年来书法陶醉了热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字、中国艺术

的代代赤子。杨小强便是这其中的一位。

学习书法,不像绘画可以对景写生,以形媚人,对它的学习与把握,只能靠枯燥的临帖与领悟,篆隶楷行草五体也好,北


南帖、文人书法与民间书法也罢,可以说在古代早已成熟。秦篆、汉隶、唐楷、宋行都是在今人面前耸立的一座座高峰,

后之学书者无不对之顶礼膜拜,摩挲研习,试图在这些杰作中通过对技法的锤炼进而上升到对道的体悟。杨小强对书法

的学习,正是他对“技进乎道”的漫长之旅。他初学颜柳以正其体,次学《二爨》《张猛龙》以强其骨,复习《张迁》《衡方》

《西狭》《石门》以变其势,再研《圣教》《兰亭》《书谱》以增其韵。经过数十载北碑南帖的摸爬滚打,数十载笔墨砚

田的辛勤耕耘,他终于步入了收获的季节,他的书法作品数十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而且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家级展

览,第四届中国书法新人展上有他,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上也有他;第八届群星奖展上有他,全国第四届正书展上依然

有他。不仅如此,他还为家乡长阳文化广场创作了巨型书法碑刻长廊——《古今诗词吟长阳》,在文化旅游胜地武落钟离

山书《武落钟离山赋》。我想,这些碑刻书法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成为长阳的一份文化遗产被积淀下来,并嘉惠

后人。

我与小强相识40多年,彼此间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总有“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的感觉。与他在一起,谈论的都是书

画,在当今充满各种诱惑的现实中,杨小强心无旁骛,一头扎进书画的世界,与古为徒,与自然为师,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作为同道,我们期待着。

作 品 欣 赏

国画 朝晖180cm×98cm

篆书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138cm×22cm×2

隶书龙材气节联

182cm×32cm×2

国画 神农新韵

180cm×98cm

国画山水

98cm×137cm

国画 关口垭

50cm

国画 残荷听雨

136cm×68cm

篆刻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