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玉雕大师宋世义 千雕万琢成大器

时间:2019-06-20 23:41来源:未知 作者:卓艺梵程 点击: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雕大师宋世义年过七旬,身材修长,谈笑风生,与他交谈能更深刻地领会君子如玉的内涵。 一辈子琢玉、磨玉、爱玉、赏玉,老人说,他是为玉雕而来的。年轻时他酷爱绘画,1964年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玉器厂,从零开始学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雕大师宋世义年过七旬,身材修长,谈笑风生,与他交谈能更深刻地领会“君子如玉”的内涵。 一辈子琢玉、磨玉、爱玉、赏玉,老人说,他是“为玉雕而来的”。年轻时他酷爱绘画,1964年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玉器厂,从零开始学玉雕。“玉雕是古时四大苦行之一,常年与粉尘、噪音、凉水做伴。一件大件原材料几吨,有时一个月都磨不好材料,一件活半年都干不出个样子,感觉是在浪费生命。”他想改行,但因赶上文革,停止调动。既然走不了,他决定向老艺人好好学习。 在宋世义身上,有股爱钻研的劲。雕大件,用的手枪钻有17斤;雕刻中,手多次被工具划出血口子;雕刻时,需用水滴在物件上,冬天手冻得发红……做玉雕,有“议、绘、琢、光”四个步骤,看到原料,先要“议”,讨论、琢磨,想清楚如何用好材料;接着是“绘”,精心绘制图样;然后是“琢”,精心雕琢;最后是“光”,抛光。在他眼中,材料均有生命,他会反复“问料”,千方百计想着能把材料雕成什么模样。“世人只看到玉雕之美,谁也不知背后之苦。吃苦、勤奋、毅力、灵性、悟性,缺一不可。只有坐得住,才能出好活。”老人感慨。 “玉雕材料千变万化,讲究的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每一件玉雕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件优秀的玉雕应该能传达出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感情,而不只看材料的贵贱。”宋世义以巧思精工获得一系列荣誉,先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等。他退而不休,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把一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人。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