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7年7月29日,以"平等、结缘、成就"为主題的“2017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在嵩山少林寺隆重开幕。 ![]()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后裔、著名书法家柳国庆先生,北京文化策划人、北京柳公权书画院秘书长于洪英女士应邀参加了此次盛况空前的大斋会。韩美林先生、张海先生、范曾先生、邹徳忠先生、柳国庆先生等为大会书写了作品。中国诗歌春晚艺术顾问、著名书法家柳国庆先生应邀献书"少林无遮大会"和代表作"福"字,祝福天下幸福吉祥。该福曾赠送给参加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全球104个国家的总统、元首和政府首脑。柳国庆与少林寺结缘已久,十年前,少林寺永信大和尚曾邀柳国庆、屈金星、贾玉宝、于洪英等创作《嵩岳赋》书法长卷。 ![]() 十方善信缘聚嵩山少林寺,问禅求道、切磋技艺,共襄盛举。据悉,活动期间前来参加活动的海内外人士近五万人,是迄今为止少林寺在新时期举办的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的文化交流盛会。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广济寺方丈演觉大和尚,全国政协处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使团团长法宝法师,登封市委副书记杨金军,安徽二祖寺方丈绍云长老,河南省宗教局副局长杨三忠,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洛阳白马寺方丈印乐大和尚,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郑州市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赵鑫,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新乡定国寺方丈心舫大和尚,原武警特种部队政委何江东先生,陕西净业寺方丈本如大和尚,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周道炯,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师等大德高僧、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河南省佛教协会秘书长马占国主持开幕式。 为何取名“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向我们讲述了其缘起: 原来,“无遮”一词是由梵语翻译而来,其意是说佛祖彻底打开心境阐释佛法,引领大家完全释怀,心灵通透,化解所有的疑谤。古代的印度,寺院经常举行“无遮法会”,以此来破除人世间贤愚贵贱的一切等级与差别,让人们充分享受佛法的平等与普利。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来,无遮大会用以泛指无所限制的公众集会。它有别于印度的无遮大会,是中国佛教特有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一律平等对待,布施僧俗的大斋会。 ![]() 少林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靠的不仅是武术,里边还有精深的禅文化。首届无遮大会历时一周,"由内联外,文武兼备,上下结合",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说,所谓“由内联外”,就是面向中外,不论肤色不论国籍均可参赛,没有限制;所谓“文武兼备”,就是比赛内容十分丰富,文的有书画摄影展、武的有少林七十二技选拔赛,观赏性强;而“上下结合”,则是指活动形式,不但有面对大众参加的活动,还有面向高端知识分子参加的学术研讨会,让世人真正感受禅武合一。 ![]() 永信大和尚提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秉承“无遮”的本怀,希望通过无遮大会这一活动,让少林文化走出去,实现跨宗教、跨文化、跨领域之间的交流,在功夫、体育、学术、医学、艺术、宗教等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佛教禅宗,继承和发扬以禅武医艺闻名天下的少林文化,增进佛弟子们弘法布道的热情,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道德修养,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为“享誉世界的少林寺”增辉添彩,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注:书法家柳国庆先生系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后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柳公权书画院院长、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文书写者、黄帝宝玺题词者、联合国促进世界和谐友好使者、中国矿业大学名誉教授,河南大学客座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山西同煤集团荣誉矿工,郑煤集团荣誉矿工。 2006年春节前夕,柳国庆先生书写的“福”字赠送给从厦门飞往台北的首个航班包机的台湾同胞,同时“福”字作为大陆民航界的三大礼品之一,被厦航副总经理宋成任赠送给台湾同仁。2008年,柳国庆先生的代表作品“福”字,曾被赠送出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全球各国104位总统、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奥运圣火传递的134个城市。2010年春节,柳国庆先生受国际影星成龙邀请为其电影《大兵小将》题写片名。尤其是柳国庆书写的《小浪底赋》立碑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 2011年在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柳国庆应邀书写并捐献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撰写的拜祖文9.58米书法长卷,并作为18位祈福人之一出席辛卯年(2011)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同时应邀书写了拜祖主题“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2014年,柳国庆先生书写著名诗人、辞赋家屈金星撰写的《中华颂·中国梦》十米书法长卷捐献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