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要字画者:我来和您算笔账! (文/刘东方)
当下,对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面对众多亲友、新朋故交讨要字画,而且从不和金钱挂钩,并非这些讨要者视金钱如无物,也并不是没有银子,而是他们认为免费索要是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的事,给钱根本不在他们的选项之内。
在历史上,专门从事书画工作者大都被划定为“匠人”一族,和其他各行各业并列为有一定谋生手段的群体之一。就是说,书画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手段。和瓦工做房子、木匠做家具、铁匠打农具实质上并无二异,如出一辙。都是以物换物,干活取酬,家中的日常用度无不来源于此,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尤其是从事书画者,他们自小学艺,甚至是在食不果腹、衣不遮寒的艰苦条件下临池不辍,披星戴月,沐雨栉风,不畏寒暑而长期苦熬坚守,个中滋味,非常人所能体悟的。在没有建树时,有的还需长期忍受周围人的冷嘲热讽,甚至白眼相向。能在人到中年时得到社会认可,可以以自己技艺换取果腹之粮米用度者,便算得上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了。自己所经历研习书画期间,几十年的吃喝用度,研习花费均应摊分于每幅呕心之作中不难理解。
所以说,每幅字画的背后,无不凝结着书画家本人的心血,也包含着那些不堪回首的阅历和甘苦,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能赋予每幅作品的艺术价值,非朝夕可达也。而且还要自费游历于荒野,求教于贤明,购纸笔于市井,静思于孤灯,挥毫于寒暑,泼墨于深更。故而,每成一佳作,无不承载着自己与家人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许,不肯轻易枉赠,实是迫不得已。
书画家之书画作品,本就是他们的养家糊口、赖以生存之道。和大多数上班、打工、商贾之人等社会各业无异。付出劳动,换取酬资,奉老养小,居家度日实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再者,书画家如若主动奉上自己作品,无一例外,一定是感其恩或感其情所致。感其恩是因为在以往其困境坎坷处,此人曾雪中送炭,周济相助,以渡难关,借以报恩褒义。感其情即是血脉亲情割舍不得,且相互照应呵护有加,和自己不离不弃,荣辱不移其情,血浓于水,投桃而报李。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