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若,字适然,号适庐,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画系山水画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浙江省青年书协理事、青年画协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研修、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出版有《工笔白描》课程研究与教学,出版中国画作品集《适庐国画集》、《适庐烟霞国画作品集》等。
走向空灵 杜若/文
空灵,是美学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山水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空灵也者包含了二层涵义。一是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的“灵的空间”;二是国画审美层次的画面意境--明净澄澈。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段话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和发挥。慨而言之,所谓“质”者,即是指内容而言,“文”是通假字,通“纹”,是指纹饰外表,即形式也。一片文章、一张画作,如果内容强于形式,也就是说理念的层面已达到一定境界,而文采、技法却疏于娴熟,这样的艺术品就会显得粗野、粗俗,主要是其师承、画路、技法,以及对传统的认同方面显得不够规正。这就是野的意思。如果文采、技法太过,而思考、意境不及,这样的作品就流于虚浮。也就是“史”也者。从一位画家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画家的品格。 文征明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是说笔墨直通人性和品格。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