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雕塑院作为指导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和而其生—2012江苏省中青年雕塑家作品邀请展”于2012年12月21日在无锡市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隆重开幕。
这次无锡省中青年雕塑展是2004年江苏省第二届雕塑作品展距今八年以来的又一次江苏雕塑家聚会,得到了江苏中青年雕塑家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展览共展出128件雕塑作品,钱绍武的《曹雪芹》、吴为山的《老子出关》青铜雕塑作为特邀作品荣誉参展。 作为雕塑展活动系列内容之一,同时在江南大学文浩馆的千人会场举办了《意聚汇通、器西臻道》钱绍武艺术创作、与《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创作两场专题艺术讲座。在吴为山学术讲座开始前,由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贵龙教授向吴为山教授颁发江南大学客座教授聘书与佩戴江南大学校徽仪式。二十日晚在长广溪宾馆的江苏雕塑家交流研讨会上,吴为山就雕塑艺术的意象表现与中西雕塑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谈了创作体会,在座的百位中青年雕塑家受益匪浅,吴为山对江苏雕塑家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期待。从北京专程参会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也就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社会生态与生存状况作了深刻剖析。 在二十一日上午北仓门雕塑开幕式上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符惠民、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尹石、无锡市文联主席雷群虎、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从江苏雕塑历史发展与当代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作了重要讲话。同时与参展江苏雕塑家合影留念。 这次展览是江苏雕塑展历史中参展雕塑家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作品全面反映了江苏雕塑艺术创作的发展现状。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和而其生—江苏雕塑家名录》也在开幕式同时发行,这也是第一部对江苏雕塑百年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的历史性文献专著。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芬与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国中作书序。中国雕塑院吴为山院长亲笔题鉴“和而其生”书名。 此展览系列活动的圆满举办必将有力推动江苏雕塑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展览前言 江苏雕塑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文化强省。于书法,于中国画方面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雕塑艺术方面同样表现出其文化的独特价值。从徐州两汉文化、连云港孔望山石刻、南京六朝神道雕塑、栖霞山佛教造像以及苏州紫金庵和保圣寺的彩塑,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江苏籍著名雕塑家滑田友、钱绍武为现代雕塑的民族化标领风骚。民国期间以孙中山像为代表的雕塑艺术成为当时当代的艺术之经典。耸立于这片文化沃土上的南京长江大桥组雕、雨花台群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雕塑等为江苏大地确立了纪念性雕塑艺术的坐标。 以和而其生为主题的雕塑邀请展寓意着江苏雕塑界融汇自然、和谐多元的艺术生态。这次展览相对集中地反映了江苏当代雕塑界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雕塑家的创作成果。从具象、意象、抽象的表现,可以看到江苏中青年雕塑家们在学习西方写实传统、继承中国写意精神和吸收二十世纪视觉艺术革命成果方面所迈出的步伐,反映了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江苏中青年雕塑家对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文化的理解,并以独特的感悟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丰富滋养自己的雕塑艺术创作实践。 江苏,雕塑的江苏,艺术的江苏,文化的江苏!相信通过这次中青年雕塑家作品邀请展,必将为江苏文化发展融入新的生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委会主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雕塑院院长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 吴为山 2012年12月21日
和而其生—2012江苏 省中青年雕塑家作品邀请展名单 特邀参展嘉宾:钱绍武 吴为山 南京艺术学院:孙胜银 苏立群 钱为 陆斌 尹悟铭 朱智伟 李雨花 徐飞 冯且 薛问问 陈建华 许新龙 南京大学: 任艳明 尚荣 李煊峰 李一夫 刘松 高旷遇 郎铖 周庆刚 李凤志 杨诚 南京师范大学:陈亮 董斗斗 孙欣 王超 易春辉 东南大学:赵思毅 南京市:吴建荣 张小晶 诸宁 李广玉 田云龙 李岩 王佳春 刘宪 白荣国 方经武 张晟源 郑金伟 苏州市:杨明 杨明(小) 曾月明 沈建国 孙厚义 王晓东 王汉卿 黄峰 叶颖博 李瑾 孙小鸥 许文君 无锡市:周阿成 葛军 徐南 李建金 谈小沙 陈钢 顾凯红 顾飚 王峰 张丽英 赵昆仑 王大濛 吴可玲 谢恒强 贺文忠 严逢林 臧延爱 李津 李玮 李斌 卢建 新 申军 马四新 邵磊磊 李欣 陆涛 谢俊 张鹏 薛峰 杭文霞 荆琦 唐国庆 徐诚一 章岁青 徐州市:朱勇前 滕建志 蔡增斌 胡长春 王光永 常州市:秦红 杨湛 严骏 南通市:陆军 杨志宇 陆阳 马彬 扬州市:常再盛 陈胜华 陈胜 赵东平 韦明华 淮安市:华龙宝 连云港:葛辉 盐城市:张楠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