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大家碧玉——玉雕师韩奇

时间:2012-12-28 16:19来源:工艺美术网 作者:卓艺梵程 点击:
冰清玉洁、琼楼玉宇、金玉满堂......,从这些词的描绘中我们能看出中国人对玉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喜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器已经广泛深入到人民大众之中。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就是一位 玉雕 大师韩奇老师。 往往人们喜欢用小家碧玉这个词
 冰清玉洁、琼楼玉宇、金玉满堂......,从这些词的描绘中我们能看出中国人对玉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喜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器已经广泛深入到人民大众之中。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就是一位玉雕大师——韩奇老师。

  往往人们喜欢用小家碧玉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独特而内敛的美,一来这符合碧玉给人带来的美的感觉,二来也符合二者的气质。而之所以用“大家碧玉”来形容玉雕师韩奇老师,是因为“大家”这个词代表了韩奇老师的创作理念——最好的玉雕作品不是要看它能卖到多高的价钱,而是要看它能被多少人所喜爱并接受。

  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这是儒家的“三礼玉论”。这种理论是历史时代的产物,现在去谈论它仿佛有点不合时宜。但我们应该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诠释。

韩奇玉雕作品《碧玉屏风》

  说到玉雕,首先讲究的就是原料,成色好的玉料雕琢出来的成品当然更具价值。韩奇老师的玉雕作品大都采用俄罗斯碧玉为原料。这种玉色泽浓艳、玉质好、少绺裂、少黑点、颜色娇艳。尤其是制作大件的作品,整体效果看起来细腻而庄重、颜色柔和而滋润。在创作的过程中以历史典故或者中国古典山水画以及相关历史题材为背景,填之以丰富的内容,整件作品就会显得更加饱满。比如韩奇老师的碧玉屏风,大块的碧玉用料配之端庄大方的黑檀木,玉面精雕细琢的刻画了一些历史题材的风景人物,宁静而内敛、简约而大气。摆在身边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韩奇玉雕作品《如意》

  中国人佩戴玉饰的习惯由来已久。早期的佩玉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曾一度是王公贵族的象征。而现如今人们更多的能因喜爱而配饰它。这并不代表着玉器的“沦落”,相反能让更多的人喜爱并拥有佩戴一些玉饰更体现了其魅力和价值。这也与韩奇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认为不论是作为收藏还是作为配饰,作品一定要为大众所理解。浅显的来说就是,你自己觉得再好,别人一看完全看不明白哪儿好,那这件作品就不是成功的作品。作为工艺品来讲,只有符合大众审美观,让人一眼能看明白作品所要表达的寓意,才能赢得大众的支持,才会有人去买,从而进一步推动玉器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了,才能提升艺术层面的发展。

韩奇老师作品《碧玉瓶》

  所谓玉雕,原料虽然尤为重要,但怎样雕琢是每一个玉雕师拿到玉料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如何运用艺术思维创造性的设计作品是一件玉雕作品成败的关键。韩奇老师介绍说这里面存在着这样两种说话,用的好、用的巧。能根据玉料的成色、品质、特点去巧妙的构思,合理运用每一个亮点和瑕疵,最大化的开发出玉料的优点是每一位玉雕师最直接的追求。韩奇老师的作品从题材上来看比较倾向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田园山水、风景人物以及佛教文化等。之所以选择这些题材的作品还是因为韩奇老师对于玉雕理念的理解。这些都是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并有着一定精神寄托的题材。而韩老师所追求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能让人赏心悦目;二是作品能让人有一种心平气和的感觉。

韩奇玉雕作品《富贵牡丹》

  众人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之所以无价是因为能工巧匠的独具匠心赋予了它精神层面上的美,这种艺术的美是无法用金钱所衡量的。而在韩奇老师的理念看来,“无价”并不是要让所有人都买不起,而是要让所有人都能买到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一块无暇美玉。

     专题:博艺杯——喜迎党的十八大艺美术精品展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