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舞文码字,二十年替人作嫁衣裳,唯有对两件事令邓澍先生入迷:一是喜爱杂文形式的散文体裁;二是业余徒步远足。 两者都与读书处事有关,鉴于工作期间常常写点杂文形式的散文而结交不少书画艺术界的老师、挚友们;而后者更让我见识三教九流中人性的奸诈与社会的复杂性。当静心阅读[邓澍诗书画石艺术]每一篇博文和先生的诗.书.画.石作品,竟让我留连忘返,诗.书.画都可称为顶级之作,这在当今也是少见的大才!故决定采取散文形式杂文写法解读这位前辈大师书法作品一二,谈点粗浅的看法。 面对邓澍先生为博友题写书法作品选登[31幅]中,一时间让我思潮翻滚之作是玉儿嘱书其楷书为其所作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理由笔者所在城市的中山公园有孙中山先生同样书写的这四个金晃晃的楷书书法。可以说邓澍与中山先生书法风格不同,其书法方圆兼顾,透出几分和谐气氛,而中山先生却力有千钧,内含风骨,棱角分明,看得出是一位统领千军万马的元帅字体。相互对比书法,反映出不同时代处事风格的变化,和平年代需要内方外圆,心气平静的书法家、政界精英;比如:我们党新一届领导班子个个都是治国安邦的帅才,更是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仁义之人。然而,国破家亡时刻,需要一呼百应,敢于出手的猛将,犹如中山先生一样看着如血的沙漠落日,烽烟未熄的大好河山,心潮起伏,或飞珠落玉,或静若处子,或气贯云天,最终实现了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目标。因此,其作品内涵之深沉,外观之雄浑,是邓澍先生难以比拟的。 ![]() 可以说,邓澍先生不仅书画艺术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而且从形象、气质,乃至学问、人品等等方面,都让人感觉赏心悦目。九岁伊始,师从先生启蒙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工习书法,初学柳、欧、颜又习王、赵、苏,长期学而不辍,遍临诸家名帖。几十年持之以恒,学而时习之。作品多次在各有关书画报刊发表。近年来对象形书法,篆书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己较鲜明的个性。其中“龙”“虎”“鹰”等作品被国家领导人、各大美术馆及多家画社收藏,十二生肖书法陆续被有关国家,团体等高端收藏。国家级书协,美协,作协会员。曾任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书刊编辑编委会主任,《水墨中国》杂志社策划等领导职务,国内6所大学中文系,艺术系客座教授。书画院院士.书画报特聘书法家.其作品多次参展获奖。 ![]() 不止于书法,他的现代诗歌[邓澍六行诗]被确认开创了现代诗的新谱系。报告文学集[大兴安岭火灾纪实],[中国大拆迁],[海南大潮],都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古诗词、小说等也成就不凡,颇具文才修养,这也使得其书画中处处皆散发出浓郁的文人气息。而邓澍先生的艺术造诣,并非仅用一句“独树一帜”所能概括的;其书法作品闪烁着传统精髓的灵光,深入传统而又超乎传统,体现出既深沉凝厚又豪放清奇的艺术特色。仔仔细细一品味,即可体会其书风在古风古韵中,散发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与鲜活灵动的创新精神。 经了解得知,长期以来邓澍先生始终坚持于日益开阔的艺术视野中寻觅经典,锤炼技艺,构筑着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人生。在长期钻研传统艺术的扎实基础上不断创新,日渐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其楷书清灵隽秀娴雅,隶书古茂浑厚生趣,行草清逸萧散大气。而独创的十二生肖象形书法——自然有法度,求墨韵,辣而到位,拙而生趣。表现的是轻松、率真、潇洒、奔放而极具灵气、神形惧佳的艺术精神,是传统与时代,艺术与学养的互为渗透和完美融合的生命结晶。 有人说,艺术不外乎是“道”与“技”结合的产物。而自然之道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邓澍先生在学书过程中,着重于对古代优秀碑帖的大量临摹,对经典艺术技法的深入探究,取多家精华进行再创造。胸有成竹,所以动笔便有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日积月累,书写技法亦表现得愈加从容自如。书法立格,当以雅正筑基。雅而能附守于大美,得乎大众通感;正则具磊然振迅之资,而通乎骨气洞达之境。董文敏所言“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语中之“奇”乃正中之奇也,为雅正尔后之奇变。书法贵在偏重于审美,而邓澍先生的书法艺术亦正是体现于此。 书法与其他的视觉艺术还不同,更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所以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一般都是学问家,也可以说更多的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类型者。没有修养学识则是肯定成不了书法大家的。腹中空疏,则会薄解书法,胸中不存峥嵘,笔下何来峥嵘,这是勿须多言的。而学识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的再现与反映,而在于对艺术家人格与性情的影响。没有学识的陶溶,就不能滌除凡俗。而艺术作品的高下,在于作品的格调,而作品的格调取决于作者的人格与性情。正如徐复观所言:“艺术家的学问,并不以知识的面貌出现,而系以由知识之助所升华的人格、性情而出现。”邓澍先生在自己的艺术进程中,始终抱着虚旷之心去学习,全方位提高各方面素养和学识,在广博的学养基础上求专精,力求创造出高雅的艺术作品。这是令人欣喜的。 ![]() (邓澍简介:邓澍,字不老草,1956年生,自幼随父习书,9岁起随老师临历代名帖,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书画报刊发表,并多次获全军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奖。近年来对象形书法、篆书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其中龙、虎、鹰等被国家领导人、各大美术馆、联合国收藏。出版:诗歌小说 报吿文学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 书画专辑等专著22部,主编文学专辑800余万字,系国家级书协,美协,作协会员。曾任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书刊编辑编委会主任,《水墨中国》杂志社策划等领导职务,国内6所大学中文系,艺术系客座教授。书画院院士.书画报特聘书法家等。)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