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名家绘名城”、四川工笔作品齐聚文轩美术馆

时间:2012-12-03 12:58来源:东方艺术网 作者:清荷子 点击:
名家绘名城规模品质堪比中国美展 名家绘名城活动是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四川池田置业有限公司承办,是成都市2012年重点文艺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并呈现于世人的面前。 此次展览作为名家
  “名家绘名城”规模品质堪比中国美展
  “名家绘名城”活动是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四川池田置业有限公司承办,是成都市2012年重点文艺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并呈现于世人的面前。
  此次展览作为“名家绘名城”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展示,邀请了国内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领域的名家驻蓉采风,并进行作品创作以及出版画册。旨在创作代表成都市城市形象的绘画作品。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成都,展现城市精神、文化、经济建设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向国内外展示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城市形象及独特魅力。本次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数十位蜚声海内的丹青名家走进成都,深入实际,共赏蓉城美景,见证成都的高速发展,把握时代的强劲脉搏,为巴蜀大地再添瑰丽画卷。
  本次展览共展出49位艺术家的206幅作品,其中刘朴先生的《青城山》、《祁恩进的《蜀山晴岚图》、《岷江山意图》、王申勇的《国宝大熊猫》、姚叶红先生的《都江堰》、周裕国的《高秋图》、水彩画家李建勋的《故乡东望-系列》、管苠棡先生创作的《全景成都》等都堪称绝妙的成都风情画,另外还邀请了中国工笔画一批最具影响力的中青年名家和版画、油画名家参加这次展览。此次参展的成都艺术家米金铭说道:“此次展览的宏大规模、作品品质堪比中国美展”。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和四川省、成都市文化界特别是美术界的领导、名家齐聚一堂,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同见证“成都表达”、“表达成都”的“名家绘名城”活动的成果。今天的盛会,必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为抒写四川美术的新辉煌开创新的历史纪元。
  “名家绘名城”文化艺术发展与亲民的大尝试
  本次“名家绘名城”活动的意义深远:
  在“表达成都”和“成都表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本次邀请省内外名家,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国内影响力,都是近年来最突出的,刘朴先生创作的《青城山》,可谓是“表达成都”的良好范例,其中管笢刚先生创作的《全景成都》更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
  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内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新闻、网络、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都有过很多的尝试,但组织绘画方式的并不多,“名家绘名城”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创作内容上,虽然时间短暂,但艺术家亲临现场,亲身感受了成都市在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创作的作品更具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脉搏感。
  在提升我市市民文化艺术修养方面作出了贡献  通过画展,可以对本次活动进行传播,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艺术名家的机缘,将对全面提升我市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特别是绘画艺术修养做出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同时为我们建立一个庞大的艺术爱好者的群众基础,推动为我市的文化强市战略。
  在企业参与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就企业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的承办方,是探索文化事业发展模式的一个有益探索。发展文化艺术事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艺术作品的市场问题,目前,文化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并不大,不足以养活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者,也就难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具有市场运作的能力和市场开拓的能力,如果在现阶段引入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和推动作用。
  “第二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展现四川工笔画风采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中共彭州市委宣传部承办,四川池田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云想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成都市工笔画学会、文轩美术馆协办的巴蜀画派系列“第二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也在同一天下午与“名家绘名城”接踵而至。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画家代表:管苠棡、李青稞、张自启、姚思敏、江溶、叶瑞琨、王申勇等以及重要的文化艺术界领导参与了活动开幕式。
 
               
  展览同时邀请了八十余位活跃于当今中国画坛的杰出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学习、观摩与交流,展示了当前中国美术界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创作实践,还特别邀请了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当代工笔画家参展,分享了当代工笔画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此全面而高规格的原创、原作邀请展在四川美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推动四川工笔画的发展与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四川画家还在“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写生与风格”,“创作与思考”等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卓有远见的见解。
 
                 
  作为国家文化象征的展览,中国水墨写意画从元、明到近现代近千年间,一直以画坛正宗地位而占据着主导地位,说明了工笔画样式的艺术特征较之于水墨文人画更有利于与其它姊妹艺术的嫁接、借鉴、融合与取长补短,也证明了“笔墨当随时代”是不变的真理,谁能“与时俱进”谁就更易具当代性,此说虽无定论,却颇意味深长。传统水墨,玄妙高深,艺术创作之真情实感常常需要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写意是一种态度与精神指征其并不专属于泼墨写意。深入传统,重温经典的目的,在于潜心研究,以笔墨之特点,和博、大、精、深之国学画论,学习古人安贫乐道的治学态度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文品格。
  当四川美术界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如此振聋发聩的见解与声音之时,我们感到欣喜,这也就是本届四川省工笔画展的价值所在。纵观本次展览的作品,评委们惊喜地发现许多作品都具有独立的见解,深刻的时代审美思考与独特的绘画语言。
  在绘画实践上,两年来四川工笔画学会多次举办个展、联展、交流展,并投身重大题材创作,努力参加全国性、高规格的学术展。本次展览是两年来四川工笔画家辛勤创作与探索的成果,在思想深度与技法探索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许多作品中,我们能读出强烈的“畅神”、“寓意”特征,积极表达着画家的主观感受、有不少作品具有积极的审美理想与创新格调,有饱满的当代情感与诚实的创作态度。许多作品还以大美术的视角去借鉴“南宗”、“北派”,取各家所长,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手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在今后的组织展览创作过程中,能获取充足的精神张力、文化准备以及自身心胸的诗意扩张和灵魂归宿的哲学追求,使四川工笔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既具有雄强大气的阳刚之美,又具有婉约、精致的南派风格。既具有有力的张扬,又具有学术的支撑。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