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启涛: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概况分析
时间:2012-10-31 12:47来源:东方艺术网 作者:东方艺术网 点击:
次
作为产业载体和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锡市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江金键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指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有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从上海
作为产业载体和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锡市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江金键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指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有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从上海、英国等地的实践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有效途径之一”。
培育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提升无锡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是实现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重要步骤。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化,产业文化创意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无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
1、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自2005年以来,在借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成功运营经验,无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园区。在产业聚集和规模效益上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无锡园区经济增长的亮点。成为无锡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抓手。截止,2011年9月,无锡市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家级产业基地)6家,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基地)7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家,产值超过10亿的有5家。大师工作室,创意设计,文化传媒,影视动漫,信息软件等聚集所在产业园区,无锡文化创意园区平均入驻率达到87.2%,成功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优势和规模效益。
一、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1 |
无锡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
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
2 |
太湖数码影视园(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
3 |
华莱坞(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
4 |
559产业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
5 |
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度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6 |
新区软件发展有限公司(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2012年度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二、江苏省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1 |
无锡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
2 |
江阴临港新城(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
3 |
宜兴环科园(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
4 |
无锡文博投资集团(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5 |
江苏希际数码艺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6 |
吴文化博览园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7 |
无锡灵山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三、无锡市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1 |
无锡国家动画基地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产值超20亿元) |
2 |
崇安广瑞路文化创意产业园 |
3 |
无锡国家动画基地滨湖科教产业园(产值超10亿元) |
4 |
北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5 |
无锡数字动漫创业服务中心 |
6 |
惠山动漫园区 |
7 |
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
8 |
无锡南下塘文化创意园(到2010年预计产值超10亿元) |
9 |
江苏江阴文化创意产业园(江阴临港城)(产值超10亿元) |
10 |
江苏无锡宜兴环科园(到2010年预计产值超10亿元) |
表来源:无锡市文广新局官网
2、无锡对文化创意园区扶持相关政策
2012年3月,无锡市文广新局,无锡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文化政策精神下,印发《无锡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对推动文化创意发展,加快产业聚集相关扶持政策。对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上给予大力扶持政策。体现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支持力度。
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无锡经济稳定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但笔者也看到无锡文化创意园区发展存在的困境和瓶颈。
-
企业聚集不合理,产业优势不强
无锡文化创意集团公司和小微企业两端分化阶段,灵山集团,凤凰画材集团,慈文影视,金一文化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集团公司分散在园区之外,但更多的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微文化创意企业聚集在各种非文化创意园区内。具有全国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少。从而无法形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优势。
-
园区定位不明确,缺乏文化内涵
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都是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部分园区存在定位不明确,入驻企业关联性不强。同时由于运营成本和产值的压力,园区在“粗放招商,无为管理”,放宽园区的进入门槛,允许一些非创意类企业进驻,导致园区内文化创意生态环境被破坏,园区产业链无法对接。产业集聚效益不能最大化。
3、区域竞争加剧,优势产业分散
无锡两市七区在引进和发展文化创意企业的过程中竞争激烈,关联性优势互补性企业分散各区,无法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人才培训,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有效整合。
-
人才缺失,校企合作模式不成熟
文化创意人才是高标准的优质“通才”,无锡不仅缺乏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的文化创意的管理型人才,文化销售型和拥有现代信息手段高科技型人才。更缺善于园区运营的领军型人才。
-
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园区服务工作
政策推动下的园区,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作用很大,发挥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政府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政策,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成立跨文化,科技,民政,商务,人保等部门园区协调小组,分区布局,重点引导。加强对园区招商,资金等方面的协调。
-
强化企业和园区的市场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主体。在园区管理中,企业和园区是市场主体,企业和园区经营文化创意过程,善于捕捉商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3、强化园区内部管理,优化园区产业链
园区招商过程中,追求不仅是入住率,更注重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强化对园区企业的管理,对不符合创意要求的企业定期淘汰机制。园区企业资源整合,加快园区内部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打造园区整体品牌形象。
-
强化文化创意与科技、金融、市场等的结合
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内容,以金融是动力、市场为导向是文化创意发展的保证,文化创意园强化文化创意和科技,金融,市场的结合,打造既能促进中华文化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促进经济新的增长。
-
强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创意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园区强化人才建设必须注重自我养和高校培养互相结合的模式。在实践中培养,探索文化创意与操作管理相结合的机制,鼓励园区和企业建立人才实训平台和人才库,培养创意的“无边界”人才。
园区和高校联合培养创意复合型人才,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念的融合和教育方式的融合。高校应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建立宽松、平等、自由的创新和创意环境,让学生拥有一个发挥创意的空间。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形成独立的创意。同时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