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还复归来乎?

时间:2012-07-26 14:1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静静地阅读赵卫笔下的山水,从丁亥年、戊子年、己丑年再到辛卯年的画作,周遭变得清雅安静,内心变得舒闲淡定,忽然就看见画中的山、水和人都动了起来:那该是春风刚绿的碧玉青山抑或金秋时节的天高云淡,风吹过,山野掠过一片清凉,绿树婆娑?这从云端垂落的白练可又是梦中那难忘的绿水,飞溅的水花一路昂首舞动,润湿了空气,润湿了山,与山风合奏着一曲和谐的自然之歌?一身闲淡田野装扮肩扛铁锹的那位农夫可是几年前在路旁偶遇相视一笑擦肩而过的人?还有那只跟在他身后的山羊……
  是的,这是我第一次、同时也是不断地再阅读赵卫画作时的感受。阅读者走的是一条和画家相反的路:先是看到静态的画作,然后是看到具体的水墨、线条的运用,最后是看到真山水;画家的路则反之:先是看到真山水,然后运用水墨线条等各种工具付诸笔下,最后形成一幅静态的画作。当然,这其中由于每个人的性情、修养、天赋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看到的和理解到的会有不同,而且想必画家在动笔之前心中或许已有一幅画作了。那么想来画家当是做有个性的那类人吧,否则画出的画怕也是会人云亦云了。如同赵卫所言,在自然界,成熟之后才是收获;在创作中,有收获才知成熟是否。那么,对于赵卫而言,如今的他在和艺术界、阅读者及评论家互动的过程中,当是有所收获的。可以想来,对于收获他会有自己的理解,在收获的基础上再次“清醒地行走”定是他不二的选择。
  多年来行走在燕山、太行山脉,随后又踏上山西、陕西的黄土高原,虽然赵卫成名于较早时期的“四人山水”,但成名前后的艰辛付出外人恐也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逐渐地摆脱已有范式的束缚,从一个相对成熟且已获得艺术界认可的创作模式中进行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份追随个人真实感受的选择智慧。或许出于恐惧,或许由于才思枯竭,有些画家的画一旦被市场认可,似乎就宣示着创新的停止。而赵卫始终不温不火地追随着内心的真实感受,无论是满纸墨点,还是翠绿山水,无论是赭色墨点还是白描,我想这都是他执着地呼应内心自我的反映。有时候,这种选择不一定伴随着鲜花环绕。但唯有画画,可以使之追求自身最高理想身份的梦想落到实处。因为,没有别的事可以做。
  自从担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国画院常务副院长以来,赵卫变得异常繁忙,这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也或许,他早有心理准备。繁琐的行政事务占用了他太多的时间,此前畅游山水的写生计划以及手闲心静状态中的作画,有时不得不搁置。相信对于他来说,他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也知道自己的理想身份,同时明白从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因此,他每天处理那些处理不完的行政事务,但他的画笔没有停,至少在他的脑中、在他的心中,画笔是不会停的。在处理的同时,思考在继续,对于有天赋又勤奋的人来说,日常琐事亦会成为他精神养分的来源,为其创作提供灵感。
  如果你要问,你是否热爱自己生命中的每时每刻?是否热爱你生命中用来填满时间的那些活动?你是否爱你在生命中日日夜夜的所作所为?我想,只要是一个能够分清自己的理想身份和现实身份的人,现实就是理想,理想就是现实。能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拥有新思维,每天都能够不断地成为新的自己。同时,他是在一直坚持自己热爱的工作,绝不放弃,也不屈服。某些存在状态确实能够让一个人得到极其富足、完满、美妙和珍贵的生活,乃至你将不会再关心尘世的美好和尘世的成功。生活的悖谬之处在于,一旦你不再关心尘世的美好和尘世的成功,它们对你来说反而变得唾手可得。
  那么,热爱,便是真的。
  在《斜口印象》中,赵卫写到:十二年前在西安斜口写生,村民们稀罕地围上来看,一知情人说这里要修高速公路了,他们是在画图哇!于是,村民们很高兴,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
  六年前又来斜口写生,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几位村民过来看,一文化人说:他们在写生。于是,村民们懂事似的,不声不响,眨眼便散去。
  绘画就是绘画。
  今年去西安,几经斜口,我均乘车从高速公路上飞驰而过。
  这是赵卫的自述。作画毕竟是属于艺术思想层面的东西,和修高速路这样经济发展层面的东西固然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斜口,在三次经过的时候不断地发生着更替,环境变化的同时,相信岁月在每一次也会给予个人不一样的心态。赵卫曾说,他热衷于重归与旧游,为回忆,也为来年更好。我想,重归与旧游,不仅仅包括对故地的重游,更指对于古代画家在主观感受、笔墨技巧方面的再次细心研磨;每一次的故地重游,相信又是一次提升。记忆中的人和景致或许已变,当他们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面前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以前的样子,或许会偷偷地作对比,或许会暗暗地感慨,然后接受她现在的样子,并再次记住,最后用画笔呈现出来。此时呈现出来的,有回忆、有现实、有感叹、有希望。
  赵卫说:在他心中,经常摆脱不了的是寂寞孤独之感。其实,终其一生,我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抗拒着孤独感。对于赵卫来说,深入深山写实作画,用饱满富于激情的笔墨铺陈出整个画面,或许这就是他自己排遣内心孤独的方式。许多人已经走过很远的路,还要继续再走下去。这里是终点,这里也是起点。
  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一个人能否发现关于自己的一切真相呢?在很多人心中,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比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更加重要,因为他们缺乏勇气和智慧去正视内心的自我。但
也有人在勇敢地尝试,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或者从绘画中找到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诚如赵卫。
  《燕山新绿》中掩映在绿树青山间的那几栋简单结构的农房,是否隐匿着画家内心深处的归隐情怀?山脚下荷锄的农夫身上是否带有画家的田野梦想?《山晴晚看》中立于山顶的那一对年轻人,是否被赋予了画家的青春回忆?那一只可爱的山羊,是否牵引出画家的纯真童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前生,那么前生的我们可能是书生、农夫、强盗、商人、贵族等等,今生的我们行走在世上,以为人只能活一辈子,但是或许我们早已活过。而每个人都选择了一种方式去行走,赵卫选择的是绘画,通过绘画,前世、今生和未来,都会现出。
  很多的地方,或许去过不止一次,很多的地方,或许只能去一次。画里是赵卫的梦,有很多的梦。
  那山、那水、那人,在轻声地问:还复归来乎?呼唤激荡在山间,形成清亮的回声。这回声,是否也一直回响在赵卫的心间、笔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