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一个凄美的传说。相传,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指着窗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妻子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妻子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而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那个痴情的妻子,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
这个传说让人觉着,这合欢树在欢乐的名誉之下所承受的苦难过于沉重,让人不由得觉着分外伤感,觉着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其实大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景,由凄美的灵魂支撑的希望的形象。 一直喜欢那花,那树,只是跟从个人的感觉。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各自的不确定的朦胧观瞻,只是喜欢,未必去查经读古。美感,大抵相通着。一树的花,同一个夏,不同的地,一同寻望,各持名字,各有怀恋,各有珍藏,是人间。于是花,已不单是花,是我们的岸边春秋,挽起了岁月的手。抬头望,只在刹那。落英时,也只在回首一瞬间。花,芬芳了岸之天涯。细细读来,这花,有着如此之多的渊源和佳用。 古人将其种植庭院里,观赏庇荫,平安辟邪。用之泡酒、煮粥、冲服,则有安神美容,清热解毒之效。还有在那传说里,寄托清婉女子对远行爱人的痴情。 同心花,合欢树。四更风,五更雨。画眉山上鹧鸪啼,画眉山下郎行去。合欢,如此温婉,如此凄清。萱草忘忧,合欢解忿。合欢,又是如此宽宏,将所有恩怨,灰飞烟灭。合欢花开时,明媚的春韶华转身,盛夏郑重开场。娓娓合欢,拉开火热的人间暮景。一树合欢落,一地岁月雨。抓一把时光的落英,留在记忆里,总是美好。人间一切,终将合欢。离合悲欢,乃人世常态。合欢,便成了所有没有结局的留白和终结。 若是,送你江山,不够辽阔。送君千里,亦不够远长。那么不如,赠你合欢,行者无疆。只一株,一朵,已是天涯,芳草碧连天。待至花开,织就天长和地久,梦合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