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岁末,圣诞节与新年元旦接踵而至,这些西方人本该喜气洋洋的日子,却只能笼罩在阴霾之中。美国人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即将迎来再一次总统 大选,他们用强有力的手腕稳定了美元,但是那些不满的民众则选择占领华尔街。当然,与欧洲相比,美国的日子算是好过的了。如今,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欧 洲,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失控,一场更加严峻的金融风暴将汹涌而来。在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困局的底色中,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究竟能有多强大呢? 暗流汹涌:纽约拍卖受重创 11月1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爆出新闻,其精心准备的重头拍卖———印象派与现代艺术夜场惨淡收场。按照统计数据,该夜场的总成交额为1.41亿美 元,与事先估计的2.119亿至3.04亿美元相去甚远,其中拍品提供方自行收购的情况,按标的项目计算为38%,按价值计算为45%。这一数据发布,马 上有人联想到了2008年11月金融危机来临前的情况,当时的全场总成交额为1.467亿美元,场上81件拍品中由提供方自行购回,按标的项目计算,比例 为44%。 不仅总成交额令人失望,一些被寄予厚望的重量级拍品同样表现不佳,如德加的代表作———铜雕《十四岁的舞者 (Petitedanseusedequatorzeans)》,以1850万美元被拍品提供方自行购回,佳士得对这件作品的估价为2500万至3500 万美元,早在2000年6月的伦敦苏富比,这件作品的成交价达到了770万英镑(约合1160万美元)。此外,两幅估价在1200万-1800万美元的毕 加索作品以及两幅估价在1000万美元的贾科梅蒂作品均以流拍收场。 媒体在评论佳士得这场拍卖时使用了“重创”这样的措辞。佳士得有关人士在拍卖之后则认为,他们的估价过于激进,显然低估了金融市场对于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天球瓶,最新成交价:3090万港元,曾于199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上拍。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