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艺术评论 >

女性主义艺术

时间:2012-06-21 17: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如今已然隐退的时装设计师ValentinoGaravani,在这个不断倡导女性服装解放、身份解放的时尚界,依然代表着所谓“意大利气质”,一如既往地歌颂着身着一身Valentino红,或者无法奔跑的一步裙的优雅女人。
  如今已然隐退的时装设计师ValentinoGaravani,在这个不断倡导女性服装解放、身份解放的时尚界,依然代表着所谓“意大利气质”,一如既往地歌颂着身着一身Valentino红,或者无法奔跑的一步裙的优雅女人。你可以说那刚好反映了意大利人的男权思想,对,你大可以站在这个角度上不停地批评;但请不要忽视这个事实,身着Valentino的女人,确实美丽。
  每年的三月八日,我们都会欢庆“国际妇女节”。有人说过,之所以故意设定这个节日来尊重和庆祝,本身就彰显着女性在性别关系中的不平等地位,这个视角颇值得思考。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特殊的族群—“亚马逊女战士”。该部族完全由女性构成,包括防止外族入侵,以及侵略其他群体。《荷马史诗》曾经对这个女性部族与古希腊英雄的战斗多有不惜笔墨的描述。不过,假如想通过搜索引擎一睹这族传说中女战士的风姿,你会发现,跳出来的推荐,大半都是色情图片。比如一位女战士身着曲线毕露的紧身衣,双颊排红,眼神顺从而充满屈辱;而在她身旁,紧挨着一位头戴面具的男战士……不点开,我们也知道这幅图片画的是什么。
  以上例子,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在我们的周遭,女性形象总处于有意无意的“泛性别化”描述中。人类总是在身为生物学上的“人”,与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之间徘徊,所以一个人是不是“女性”,尤其算不算男性眼中的“女性”,自然要附加上诸多“社会学性征”。于是,所谓“女性艺术”也就变得颇有卖点:你可以诊释一下男性视角中的女性美;也可以以女性艺术家的身份表达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气质;还可以以自己的性别角色作“女性主义”(feminism)的战斗武器:更可以试图跳出“男与女”的窠臼,就此进行反思……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