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当前位置: 东方艺术网 > 评论 > 艺术评论 >

独树一帜,奇颖出俗——品魏书大家董经斌先生的艺术风格

时间:2012-06-26 14:5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佳作全凭创新得,造诣还须身外功”。董经斌先生的魏书从郑文公碑张猛龙碑而来,妙在圆中有方,方中有圆, 方圆并施,遒劲圆润,堪为新殊,独能以凝重之风及隽永之趣而卓然不群,“有后生学士所不能为者”。
  我好欣赏书法,无论古今,但凡好的,向来爱不释手。渐渐地有个“字痴”的雅号,起于从“鉴藏”的角度“观书”,又有个“评家”的称谓。也许是管中窥豹、所见不多的缘故,乍一见董经斌先生融欧、魏、隶、篆四体之妙的魏体书法,颇令我心动。论者评其书为当代第一,我认为不为太过。
  由此,我想对当代书法的“创新”说一说我的一管之见。
  “赏玩”书法首要的是会鉴赏。鉴赏者,鉴别与欣赏也。当然鉴别好坏得有一个欣赏的标准,没有一个认识的标准,就没法确定“什么是好,什么不好”,所谓欣赏也就无从谈起了。
  有一次,我和著名书法家冯大彪先生谈“当代书家”,说到现代书法的“狂乱怪”,我是反对这种书法的。由于我是搞收藏字画的,不是 “行里人”说话口无遮拦。我掏腰包收谁的字画,当然我是有偏爱的。这是粗浅的道理。所以我说的话,只代表我个人意见。
  古人说,看一幅字,神采为上,行质次之。就是说,形式美是鉴赏的关键所在。形美不一定得神,传神则一定具美的形式。一般来说,尽管老百姓欣赏书法有偏好,但他们还是有判断好坏能力的。对中国书史书家也略有所了解,否则,他们怎么收藏字画呢?
  现代流行的书法,即篆、隶、楷、行、草五体。当代书评家张怀瓘在《书断》中称李斯小篆,“画如铁石、字若尺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故现在写篆体的不多见了。隶书写得好的倒有几个,已故隶书大家刘炳森先生就是一位,他的隶法高古,体势方正,用笔奇放,章法自然,风格古朴,遒稳宏润,最能体现隶书的高古雄风。
  故此,使我想起鉴赏书法什么是最高标准呢?什么样的人才是“深识书者”的鉴赏大家呢?古人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认为中国书法是最难创新的瑰宝之一。篆书的圆匀、隶书的古拙、楷书的端正,行书的流畅,草书的飞动,此五种书体,“玩之不觉其倦,古今妙绝,秦汉魏晋南北朝书者,已皆足成体,尽会诸家,则为具美。”比如,秦末汉初杜度的章草,后汉时张芝所创的今草,以及善篆隶的曹喜,后汉末年刘德升的行书、蔡邕的隶书、还有钟繇的楷书,后人评他是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至于“书圣”王羲之,张怀瓘则称:“尤善书,草、隶、八分、飞白、章、行,诸体备精,自成一家,千变万化,得之一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所以,以后的书法艺术向着尚法、尚意、尚态、尚情、尚姿、尚变发展,何以为然?就是说,行草书大家早已分属前代,楷书方面亦有唐代衮衮诸公独占一方,比如唐太宗说王羲之,“祥察古今,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那么,当代书家应该怎么办呢?
  历代书家亦不乏聪明之高士,“知古人到处,到古人未到处”,要不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就是说,他们想冲破古人之束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书法到了汉唐就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顶峰。宋朝大文豪苏轼曾经说过:“诗至于杜之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所以有人说,中国书法到了宋朝就已经进入穷途末路。纵览书法发展历史,可不是咋的,宋元书法犹如强弩之末,明清以后呢,篆、隶、行、草均已经历了各自发展的高峰时期,几乎山穷水尽,无路可走。所以宋人尚意,书法多以抒发狂放的个性为主,另辟蹊径。当代书法也亦从一般美向特殊美(个性美)飞跃,尤其行草书法打乱行列穿插空间,也在求变化。书法越向前发展,它的希望脱出规范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则恰恰是一种可喜可贺的进步,欲寻求一种变化的境界。
  但是,书坛创新求变的“怪狂”之风盛行,确实不可推波助澜的。
  写到这里,再祥观董经斌先生的魏体书法,更令人深思。
  历史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代人的审美观、审美情趣都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书法家应有与时俱进的艺术特点,摄取其它艺术领域的杰出成果为今所用,为我所用。董先生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艺术之奇,从而使其艺术作品有别于以往,不象张猛龙那样耸肩,不象张玄女那样塌背,取齐端庄、和谐、凝重、雅致等特点。
  董经斌先生的魏体书法非同凡品,笔力遒劲,高古老辣,独具一格,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若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历尽沧桑的历史,没有深厚的“帖临一本,书观百家”的功底,高古老辣,是很难达到的。
  “佳作全凭创新得,造诣还须身外功”。董经斌先生的魏书从郑文公碑张猛龙碑而来,妙在圆中有方,方中有圆, 方圆并施,遒劲圆润,堪为新殊,独能以凝重之风及隽永之趣而卓然不群,“有后生学士所不能为者”。
  这就是我读董经斌先生魏体书法的感受,雄浑、敦厚、古朴,于醇厚中兼草情魏韵之美,表现了浓厚的“金”味。
  他的魏体书法在当今的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新所欲不愈规”,但愿董先生在广阔的书法艺术天地里,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张驰(作家、书画评论家)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