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图景 50—70年代写生”展
2012年10月28日至12月18日,久画廊将为您带来《回望·反思·重读经典》 第十六回展“生活图景 50—70年代写生”展。此次展览邀请了六位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老艺术家参展,他们是张文新、汪诚一、全山石、袁运甫、潘世勋、苏高礼。
久画廊是以展示中国经典现代艺术为主要特征的艺术机构,画廊自 2007 年创建以来,举办了大量以50—80年代为主题的中国艺术专题性展览。为反思今天艺术价值标准缺失的现状,久画廊在2007年创办伊始就推出了系列艺术回顾展《回望·反思·重读经典》。久画廊艺术总监袁加、靳军走访了几十位相关艺术家,并对每位艺术家进行深度学术访谈。在已举办的十五回专题展中,积累了几十万字的视听文字资料,形成了由艺术家直接口述历史的珍贵史料。经过5年多来对中国50—80年代艺术历史的系统梳理和研究,久画廊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以朝鲜战争为背景的绘画展“朝鲜战争——前线艺术家的写生纪实”、第一次在画廊里展示的刘开渠先生人民英雄纪念碑原模塑像展、“马训班”与中国现代性油画的兴起、人物情景绘画等展览。系列展中呈现了众多著名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艺术家包括:刘开渠、张仃、林岗、钟涵、詹建俊、靳尚谊、袁运甫、张文新、靳之林、冯法祀、魏传义、谌北新、袁运生、闻立鹏、杨飞云、陈丹青等。透过大量的、多视角的、多层面的艺术创作成果来展示我们关于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政治、艺术与民族、艺术与文化传统、艺术与自身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引起艺术界、文化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而此次“生活图景 50—70年代写生展”是系列艺术回顾展《回望·反思·重读经典》的第十六回展。 此次展出的42幅写生作品,是50—70年代的社会缩影和生活图景。张文新、汪诚一、全山石、袁运甫、潘世勋、苏高礼等六位视艺术为生命、为信仰的老一辈艺术家,背着画箱去农村画乡情,去工地画小人物,去边疆画少数民族。这些鲜活、原始的生活图景更能激发他们对自由艺术的追寻。
在大变革时代,老一辈艺术家通过写生追寻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与社会的真实,通过写生记录时代与社会。如今还有多少人在写生?还有多少人会写生?临场写生带来的现场感、鲜活感和生动感在当代早已缺失。久画廊这次“生活图景 50—70年代写生”展,不仅仅展示写生,也力图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情境,让大家看见历史,看见时代,看见现场,看到前辈们在艰苦绘画条件下对“写生”的坚持,看到真实绘画的生动面貌。
久画廊的系列艺术回顾展《回望·反思·重读经典》将继续进行下去。因为社会进步的迅猛发展,容易使我们忽视了对艺术发展的全面性认知和了解。今天,久画廊通过系列历史经典绘画展,对我们透过历史中的重重迷雾,具体表达老一代艺术家的真实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来揭示艺术与生活、社会的真实距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久画廊的展览中,不仅关注到艺术大师们的大型创作,也注重展示他们平日的习作和写生作品,为我们讲述那一段真实的艺术历史。
“久画廊”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在许多著名的老一辈艺术家的直接支持下,久画廊与国家大剧院等文化机构共同协作,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以学术为先导,力争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艺术机构。
- 上一篇:光温——杨茂源绘画展
- 下一篇:王明贤艺术与收藏研究展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