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淡妆浓抹,情系牡丹——女画家冀冰专访

时间:2012-06-01 14:2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出生书香世家,自幼喜画,深爱牡丹,画技脱俗;后受多位名名师指点,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独立画风;退休之后,仍旧孜孜不倦,心无旁骛,不知春秋。她就是女画家冀冰。
  出生书香世家,自幼喜画,深爱牡丹,画技脱俗;后受多位名名师指点,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独立画风;退休之后,仍旧孜孜不倦,心无旁骛,不知春秋。她就是女画家冀冰。日前,冀冰接受了文化中国的独家专访,以下为专访实录。

 
  文化中国:欢迎您接受文化中国的专访,看您的气质,和您笔下的牡丹一样,华贵而清新,您认为是天生的气质还是和画画有关呢?
  
  冀冰:我认为人的气质和先天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后天的社会交往、生活环境、情趣爱好等的影响。就象有些知识分子,他们在言谈举止中所散发出来的儒雅书香之气,可以让人一眼就分辨出来。这是由于他们长期以来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知识层面、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接触的是诗书礼仪,翰墨书香,长期以来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爱好。也许这些内在的东西表现在形象上就是一种气质。 
所以我觉得和画画应该是有一定的关系。
 
  文化中国:您是如何和“国画”结缘的?您学国画,是出于个人爱好,抑或是其它原因?画画给您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变化?
 
  冀冰:前面已提到,我从小生活在书香丗家,外祖父和母亲的书法作品在当地都小有名气。家中来往的不少是喜爱翰墨的朋友,经常看到一些名人字画和民间艺术。受家庭影响我自幼酷爱书画,小时候经常找一些自己喜爱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临摹。
  我自幼对画画情有独钟,每当画画的时候经常是凝神屏息,废寝忘食,往往有人喊我三声都听不见。这种境界很有点象练气功的感觉。我想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也使我变化很大。以前我身体很弱,爱生气,经常得病。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勤工俭学到工厂劳动,每到一个地方,分配工作人员看到我总会说:“这孩子身体这么弱,去帮厨吧!”因此我也学到不少厨艺。后来因为对画画的投入,无形中对我的身体也是一种调理,现在很多见到我的老朋友都说我的身体较以前好多了。


 
  文化中国:众多题材中,您钟爱牡丹,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牡丹难以脱俗,怎么去掉这俗气的呢?
 
  冀冰:人们经常说先入为主,我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喜欢上了牡丹吧!我最早接触到的画是一张工笔牡丹图,记得那是一张粉红色的牡丹画,那花瓣肥厚鲜嫩,由浅入深,层层叠叠,翻飞起舞,水灵得好像用手一碰就能滴出水来似的。那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神态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此便深爱牡丹,对牡丹情有独钟。后来听蒋大为老师的“牡丹之歌”也深深地印入我心中。每逢牡丹盛开的季节,我都要去观赏它的丰姿美态,用双眼、用相机,记录下无数个美的画面,留待日后细细品味、观赏。每当此时,我会想起“秋翁遇仙记”里的牡丹仙子,她们绝美的身影、飘逸的姿态,仿佛在牡丹丛中翩翩起舞,我会与她们交流,与她们对话,同她们共舞,如痴如醉。
  人们常说画牡丹难以脱俗,画牡丹的人很多,但脱俗的的确甚少。我也曾深思过这个问题,也观赏了很多不同画家的牡丹作品,这么说吧,凡是我能在网上找到的牡丹画,我都观赏过、研究过,算起来大概有百家之多。目的就是学百家之长,磨练自己的风格。在学习中我发现,画牡丹想脱俗,必须要过两个关,一个是调色关,一个是结构形态关。要让牡丹艳丽却不俗气,色彩鲜明却不夺目,颜色多变却不杂乱,就必须熟练掌握配色的技术。如:红色、粉色都是很艳丽的颜色,配上草绿的叶子就显得反差太大,视觉效果就差,有些“红花配绿叶”的俗调;如果大红的花配一些曙红和胭脂,草绿加一些胭脂和墨,这些颜色这显得很沉稳,不夺目,不扎眼,陪衬出艳丽鲜亮的花朵,显得富贵大方,艳丽而又脱俗。另外世间的牡丹花颜色繁多,如果一张画面表现的颜色太多,就会显得杂乱。我一般一个画面最多表现三种颜色的花,而且力求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显得协调、柔和、稳重。
  另外一关是结构形态,牡丹花的形态多姿,花不求规则而求飘逸,花瓣不拘一格。结构要洒脱,枝叶要灵活。 绝对要避免大红大绿的冲击效果。
  我在绘画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以上两点对整幅牡丹画卷的格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中国:牡丹本来就是大红大紫,您笔下的牡丹却不追求大红大紫,追求平实、柔美、淡雅,这种审美风格是受谁的影响呢?您又是如何做到的?
 
  冀冰:这种风格应该说是受了多位美术界的前辈和老师的影响。还有王书平和王绣老师无私的、毫无保留的现场作画,亲自传授调色、运笔的方法步骤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我个人的反复研究,揣摩和实践,熟练掌握用笔用墨的技巧。这些都是形成我目前绘画风格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文化中国:您的绘画得到过好多名师指点,其中有齐白石之子齐良末,这些老师对您的画艺一定帮助不小,请问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哪位老师?
 
  冀冰:指点我绘画的几位名师对我帮助都是很大的,现在我的绘画中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这几位名师的影子。比如:枝叶、石头的大写意手法是受王书平老师影响较大,牡丹花的花头受王绣老师影响较大,兼工带写的手法受齐良末和田雨霖老师影响较大。但不管怎样,个人的研磨和创造还是十分重要的。
 
  文化中国:齐白石先生有句话:“作画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妙在“形似”基础上的“神似”,您是如何看待“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这些关系的?您的兼工带写的画风是否与此有关?
 
  冀冰:齐白石先生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我在开始学画时就特别追求形似,注重素描、写生、临摹实物。当逐渐掌握了这些基本功,对事物的个体形态了如指掌的时候,就是不参照实物也能描绘出物体的形态,比如画一只小猫,刚开始的时候,我要观察小猫的身体结构和它的各种动态、神情,力求画得更像一些。但后来我熟练地掌握了它的这些特征之后,不用观察、不用打稿都能熟练地画出一只小猫的时候,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形神兼备,追求神似上,这就是写意中的较高境界。小猫的形体可能不那么细腻,而是注重表现它的精、气、神。我的兼工带写的画风就是力求把这种神似表现的更为突出一些。


  文化中国:听说您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作画,不觉得累吗?动力是什么呢?
 
  冀冰:我基本上每天都离不开绘画,谈到累不累的问题,我前面也提到过,绘画有点象练气功,当你全神贯注把精力投入到绘画中的时候,你已经进入了功态,周边的事情一概不知,心中的杂念,一切皆无。这是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境界中没有疲劳,心无旁骛,时间过得特别快。有时别人叫你吃饭了,才知道已经到了饭点。不知不觉两三个钟头就过去了。要说动力,也没有什么,就是个人爱好,想把年轻时不能用到画画上的时间找回来,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点自己的事业,给儿孙和亲朋好友留下一点念想。
 
  文化中国:您将来的打算是什么?准备画到什么境界?
 
    冀冰:要说对将来有什么打算,也没有什么,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多探讨一些绘画的真谛,让自己的技艺不断精进。要说准备画到什么境界,不敢想,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只想充分抓紧有生之年描绘出更新更美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把我们的环境布置得更清新、更舒适、更美好。
 
  冀冰简介:
  冀冰,字夙星,号冰山居士。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公安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早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曾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中国国际书画大学研修班研修毕业。师从王书平、田雨霖、王绣、齐良末等现代名家。正式出版两本画册“冀冰画集”和“冀冰牡丹专辑”多次参加书画大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选入“才艺作品集锦”、“典藏当代名家”画集。09年参加两岸四地画展,在香港,澳门,厦门,北京等地巡回展出。2010年参加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画展,获二等奖。参加公安部老干部局建设和谐社区画展获二等奖。2011年参加全国公安民警书法美术摄影展览获优秀奖。参加全国公安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画展获二等奖。入选“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百位书画名家艺术交流展”。多幅作品被《北京日报》、《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杂志、《现代世界警察》、《艺术天成》、《鉴宝》、《河北画刊》等刊物刊登。部分作品被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内外朋友收藏。
 
  冀冰坚持到大自然中熔炼,肇自然之性,融天然造化,博采百家之长,苦练自家风范。冀冰的画作,主攻花鸟特别以牡丹见长。画风兼工带写,天然浑成,既有工笔牡丹的细腻秀美,雍容华贵,又有写意牡丹的鲜灵剔透。既富丽大方又飘逸潇洒。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