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派”当代水墨青年艺术家群体于2017年的展览,一改以往的提名展与群体展,而代之以个案展、组合展,我个人的理解,当是意图从已然程式化的展览形式中,暂时跳脱开来,从喧闹表层回归冷静日常后的一个新变化,也是这一群体中的青年水墨艺术家们个人创作历程的一个阶段性转向。
▲ 李知弥 秋风起
回避群体性的宏大喧嚣,而复归于个体与日常,当是一种简约取舍后的策略,而非刻意的回避。因为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沉溺于私密化的狭窄空间,相反,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接入了周遭的城市与人群。这姿态的选取,概而言之,我颇以为大体是既不刻意纠缠也不刻意疏离、既不刻意迎合也不刻意避世的了。
以我对崔彤与李知弥两位创作的偏解,我以为,让心灵重新回到日常的原点,让创作回归最基本的生活单元,回到感情的原点,回到生命所以依托的原点,并重新审视周遭的城市与类群,颇合于他们二位的创作倾向与审美格调。他们二位,一位是回到家庭的角色单元,一位是回到日常的柴米油盐,并借以支撑自己创作的新走向。这应当是一种匍匐的砥砺,而非阔步的傲慢,他们所选取的创作人生,是一种减法的人生,而非冗余的人生。
▲ 崔彤 无题之六十一
于崔彤的作品而言,画家以多年来在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活与漂泊为感情表达的底色,逐渐寻找到艺术表述的母题,即从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庭——出发,以父子心灵联动的视角为切入口,重新梳理自己的创作倾向。再由个体的经验,推演至类群的共鸣话题,进而反思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崔彤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艺术硕士 曾任黑龙江晨报记者编辑 上海水墨缘工作室成员 后海派成员
李知弥 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职业画家 2016年《知弥先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较多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 现居上海
万千表达不为多,一字尽述有余响。如果说以少博多,是一种策略,那么,谁能说,这是退守者的虚妄?
陈号(艺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更多精彩
展览效果
开幕现场
▲两个可爱的小姑娘
▲两个可爱的小姑娘
▲艺术家李知弥和策展人陈号亲临开幕现场
▲艺术家崔彤阐述自己的创作感想
▲左一:陈号 右一:李知弥
▲部分与会者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