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称: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随便踩踩

话说博山炉:精品汉黄釉博山炉鉴赏

时间:2014-04-11 10:21来源:华夏收藏网 作者:华夏收藏网 点击: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汉黄釉博山炉

  藏家:华夏收藏网 郭小文

  精品汉黄釉博山炉,高19公分,盘子直接20公分。

  此博山炉器制规整挺括而古朴,双釉双色,汉黄釉与汉绿釉完美结合,橘黄绿釉釉色鲜明浓郁而温暖,光亮照人。

  器表光泽沉稳内敛,精美完整,制作工艺符合古制,古朴大气,真正的古人精工细作,为开门战汉时期制品,华夏文明,古老陶瓷的鼻祖,唐三彩的先驱,灯盘子边沿有轻微小磕,这样的美品瑕不掩瑜。

  对于博山炉来说同一器物俩个颜色是很少见的。

  博山炉始现于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

  有名的博山炉有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错金博山炉。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