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杨绛先生曾言:“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能成事者,必得经过锤炼。程度不同,成绩自然也不同…
艺术家 谢伟罡
导读:杨绛先生曾言:“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能成事者,必得经过锤炼。程度不同,成绩自然也不同。艺术有传承和创新,而作为独创的艺术形式,开篇之笔要生花何其困难?而谢伟罡老师的艺术梦想,正是汲汲于一直地坚持,始能苦尽甘来,迎来“刮绒画”的艺术春天。
一划而成的艺术形式
女孩
很多事看似机缘巧合,实则也是必然。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心之人,对“刮绒画”的研究探索正是因为这样的偶然。“当时还在学素描,从一个老人这里得到了一种植绒纸,这是一种装饰用纸。有一天不经意间,我用刀在纸上划了一下,发现非常地有层次和深浅感。学素描的人对层次很敏感,所以觉得是不是可以作画?因此,慢慢地开始利用植绒纸对“刮绒画”做实践性探索。”谢伟罡说。
孔子
没有前者可以借鉴观摩,也没有画种可以依靠。艺术贵在新,亦难在创新。成就一种新颖艺术形式,不是只有梦想就可以。其中也需要不断地挑战和自我否定。谢伟罡说,“1979年,我正好在工厂做模具工。植绒纸就像沙皮一样,普通的刀具都没办法刻。因此我在探索这个画种的时候,同时也改进了很多刀具。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机缘巧合。”
传统与现代
掩琴听瀑
为梦想而创业
探询与沉思
河边小憩的观音
选择自己创业,有了赢利和积蓄,谢伟罡也彻底解决了材料问题。而今对于创作,他完全可以把“刮绒画”的艺术形式做到极致,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艺术。创业不仅让他的家人可以有安逸幸福的生活,也让他搞艺术创作的底气越来越足。
梦想的翅膀
1991年,在上海朵云轩画廊举办个展之前。谢伟罡去拜访了嘉兴的一位艺术前辈,先生给他提出一个很好的观点。如果要把“刮绒画”作为一个画种来探索那就千万不要向油画和国画靠。刮绒画就是刮绒画,要根据材料的特点来创作。片言之赐,对谢伟罡而言则是醍醐灌顶,眼前的艺术探索道路瞬间变得开阔。因此在以后创作过程中,他尽可能完美地体现材质特有的质感。
时隐时现的“蝴蝶”
待拆的老房与恋恋不舍的蝴蝶
在谢伟罡的艺术作品里,有一个很主要的元素“蝴蝶”。在《待拆的老房和恋恋不舍的蝴蝶》(2013)、《挣脱束缚才能振翅高飞》(2013)、《石头屋》(2013)等作品,这个美丽的精灵无数次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想来这正是谢伟罡想表达其梦想的载体。
蝴蝶•小镇
水桩上的蝴蝶 对于梦想的坚持,也只有一种归途,那就是勤奋。做一个努力的人,可以说是人生最切实际的目标,也是人生最大的境界。而谢伟罡对梦想的坚持,正是缘于他的努力与勤奋。“这十年中,我也经常在问自己。如果经商时间久了,对艺术的灵感和创造力会不会就没有了?但实际上,梦想只会随着时间压迫越来越强烈,越有一种想急切表达的愿望。如果没有这个梦想,我可能会把生意做得更大,而有了这个梦想,我会刻意地压制自己尽可能地不去扩大生意,这样我每天都会有时间完成梦想。”谢伟罡说。
窗外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